行業資訊 眼鏡 資訊詳情
AI眼鏡賽道加速競逐:技術革新與市場需求共振
 眼鏡 2025-05-20 00:22:1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0日

  近期,華為智能眼鏡新品未如期亮相引發行業關注。儘管如此,全球AI眼鏡市場仍在持續升溫,Meta、谷歌等科技巨頭加速布局,國內廠商如Rokid斬獲25萬台訂單,行業預計增速將突破135%。隨著技術疊代與價格下探,AI眼鏡正從概念走向大眾應用,相關供應鏈企業迎來關鍵發展機遇。

  一、全球AI眼鏡市場競爭白熱化(技術突破與生態布局驅動)

  近期多家廠商動作頻繁:杭州Rokid宣布其智能眼鏡產品獲得超25萬台訂單,並鎖定數億元供應量;Meta Ray-Ban AI眼鏡用戶增長至4倍,計劃引入實時AI交互功能;谷歌在I/O大會前夕暗示將展示搭載Gemini的AI眼鏡原型。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銷量已達234萬台,預計2025年突破550萬台。

  蘋果、亞馬遜等企業亦加速入局,推動行業競爭升級。專家指出,光學顯示技術(如碳化矽光波導)、交互方式創新(眼動追蹤、手勢識別)以及續航能力提升成為核心突破方向。例如,某品牌已實現30分鐘快充支持24小時使用,顯著改善用戶體驗。

  二、價格下探加速普及進程(技術創新推動成本優化)

  當前主流AI眼鏡售價集中在2000元至5000元區間,但技術成熟與規模化生產正推動成本降低。行業預測兩年內有望降至千元級別,進一步刺激消費市場。

  細分場景需求持續釋放:職場效率工具、醫療健康監測等功能備受關注。數據顯示,核心用戶仍以20-35歲男性為主,但女性占比穩步提升(如某品牌達14%)。戶外運動、教育等垂直領域同樣呈現增長潛力,為產品差異化競爭提供空間。

  三、國產供應鏈迎來黃金髮展期(核心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優勢)

  中國企業在產業鏈各環節加速突破:顯示面板、電池能量密度、傳感器技術等領域表現突出。例如,本土廠商在Micro OLED與光波導方案上實現創新,部分企業已具備替代進口中低端產品的實力。

  生態系統建設成為關鍵競爭點。手機廠商憑藉現有生態(如作業系統適配、晶片自研)占據優勢,但AR廠商若能深化合作(如安卓XR生態共建),仍有機會實現差異化發展。醫療、教育等垂直領域的深度應用,則為國產技術提供落地場景支撐。

  總結:AI眼鏡邁向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拐點

  儘管華為新品發布生變,全球AI眼鏡市場熱度不減,技術創新與價格下探正推動行業加速成熟。從顯示技術突破到供應鏈本土化,再到多元化應用場景的拓展,這一賽道已進入爆發前夜。隨著5G、邊緣計算等基礎設施完善,未來兩年或將見證AI眼鏡從「嘗鮮品」向大眾消費品的跨越,而中國企業在關鍵環節積累的優勢,有望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眼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