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19日晚間,慈星股份發布停牌公告,宣布擬通過發行A股股票及現金支付方式收購瀋陽順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並同步啟動配套融資。此次交易若順利完成,將推動針織機械龍頭與智能高端裝備企業的深度整合。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瀋陽順義在健康管理、智能檢測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或為慈星股份的跨界布局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裝備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慈星股份此次停牌籌劃併購,延續了其近年來通過資本運作拓展業務邊界的策略。標的公司瀋陽順義深耕智能控制技術十餘年,已形成覆蓋五大產品領域的核心技術體系,在複雜裝備健康管理及檢測領域擁有百餘項自主智慧財產權。這與慈星股份2024年財報中提出的「科技針織+人工智慧」雙輪驅動戰略高度契合。數據顯示,慈星股份去年實現營收22.18億元,同比增長9.16%,歸母淨利潤達2.84億元,同比激增148.82%,為其資本運作提供了堅實基礎。
從歷史經驗看,慈星股份在跨界領域並非全然順利。2016年其曾以高溢價收購移動網際網路公司,最終因商譽爆雷導致連續兩年巨虧。而今年初對武漢敏聲的新一輪併購嘗試亦在停牌20餘天后戛然而止,期間股價異動引發市場質疑。此次選擇深耕智能製造賽道的瀋陽順義,既延續了其向智能裝備領域延伸的戰略方向,又規避了跨行業整合風險。標的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模擬仿真、維修保障等細分市場的技術壁壘,或將加速慈星股份在工業4.0場景下的設備智能化升級。
公告透露,慈星股份正積極拓展非服產業,重點布局智能可穿戴、醫療織物等科技針織方向。瀋陽順義在健康管理系統及檢測設備領域的技術儲備,恰好能補足其在高端裝備智能化控制環節的能力短板。通過此次交易,雙方有望構建從硬體製造到智能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特別強調將融合人工智慧資源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這與瀋陽順義「自主創新-應用反哺」的發展模式形成戰略共振。
在1月份武漢敏聲併購案中,慈星股份股價於停牌前兩日暴漲超35%引發監管關注。此次交易雖未再現類似波動,但公司仍主動披露稱已對董監高進行交易行為排查,並重申將嚴格履行內幕信息保密義務。市場分析認為,連續兩次大額資本運作背後,反映出企業在傳統針織機械市場競爭加劇背景下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的迫切性。
總結:
此次併購若成功落地,慈星股份將在智能裝備領域完成關鍵卡位,通過技術協同實現從單一設備製造商向工業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但如何平衡戰略擴張與風險管控、將瀋陽順義的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化成果,仍是決定此次資本動作成敗的核心命題。在製造業智能化升級加速推進的背景下,這場橫跨針織機械與高端裝備的資本聯姻,或將為行業跨界整合提供新的觀察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