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電力行業2024年度火電機組能效對標結果近日揭曉,寧夏電力公司以12台機組獲獎的成績刷新歷史紀錄。在能源結構深度調整背景下,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企業在高效清潔發電領域的技術實力,更體現了其在落實"雙碳"目標過程中展現的創新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火電機組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在全國火電機組能效對標競賽中,寧夏電力共有12台機組獲獎。其中靈武公司4號機組和中衛熱電1號機組獲評5A優勝機組;3A至4A級獎項涵蓋靈武、鴛鴦湖等企業共8台機組。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鴛鴦湖公司4號機組以優異表現摘得行業1000MW空冷供電煤耗最優獎,大壩公司8號機組則在600MW廠用電率指標上拔得頭籌。這些成績標誌著寧夏電力的火電機組能效水平已達到國內領先標準。
"十四五"期間,企業通過實施"三改聯動"戰略,在靈活性改造、節能降耗和供熱升級三大領域同步發力。累計完成機組高背壓改造、中低壓供熱優化等20餘項技改工程,重點推進汽輪機通流部分的技術革新。通過參數優化與設備治理的深度結合,機組綜合效率顯著提升,為適應新型電力市場提供了可靠支撐。
在精益化管理體系支撐下,寧夏電力建立了涵蓋可靠性、經濟性、環保性的多維度評價體系。通過"一企一策"定製化方案拓展供熱供汽市場,在保障民生需求的同時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數據顯示,自2020年至今,該公司火電機組在全國能效對標中累計獲獎達35台次,形成可複製的節能增效經驗模式。
此次獎項集中反映了寧夏電力在煤電清潔化發展中的探索成效。企業將"雙碳"政策要求轉化為技術升級動力,在保證電力供應安全的基礎上,持續降低度電煤耗和排放強度。通過深化熱電聯產改造和餘熱利用,構建了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供給體系。
總結而言,寧夏電力憑藉技術創新與精益管理的雙重驅動,在火電機組能效領域樹立起行業標杆。這些成果既是對企業過去發展的有效驗證,更為未來在新能源深度融入電網背景下的角色轉型提供了堅實基礎。隨著"雙碳"目標深入推進,其積累的技術經驗將為全國煤電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