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2日早盤,國內期貨市場呈現顯著分化態勢。主要工業品與農產品表現強勁,其中氧化鋁、滬金漲幅超1%,而集運歐線等品種則遭遇大幅回調。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背景下,美元走弱與地緣風險交織,推動黃金等避險資產攀升,同時美債收益率飆升引發全球市場連鎖反應。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今日行情核心邏輯及後續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氧化鋁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國內期貨早盤交易中,氧化鋁主力合約以1.2%的漲幅位居前列,滬金緊隨其後上漲1.1%。農產品方面,豆粕、菜粕等品種表現穩健,漲幅均接近1%,反映出市場對蛋白原料供應偏緊的擔憂。與此同時,能源化工板塊分化顯著,SC原油下跌1.3%,PTA跌幅達0.8%,顯示需求端壓力持續存在。
當日國際市場焦點集中於美國20年期國債拍賣結果。數據顯示,本次160億美元國債的得標利率達到5.047%,較4月水平跳升24個基點,並刷新去年12月以來最大尾部利差。受此影響,美債收益率劇烈波動:20年期品種盤中觸及5.1051%的歷史高位,30年期品種重新站上5%關口。這一連鎖反應導致美股三大指數單日跌幅超1%,美元指數連續第三日走弱至100.8,進一步強化黃金的避險屬性。
儘管貴金屬板塊整體表現強勢,但黃金價格逼近歷史高位時已顯現資金分歧。市場對中東局勢升級及美國財政赤字擴大的擔憂仍在持續:川普稅改法案可能加劇債務壓力,而美聯儲官員近期表態暗示貨幣政策存在不確定性。當前黃金多頭需關注6月議息會議前的政策信號,若通脹數據超預期反彈,或推動金價測試2100美元/盎司關口。
黑色金屬與能化品種呈現冰火兩重天:氧化鋁供應收縮支撐其價格上漲,但原油系產品受制於庫存高企和煉廠檢修延遲,SC原油跌幅擴大至1.5%。航運市場波動尤為劇烈,集運歐線合約單日下跌4.2%,主要因歐洲製造業PMI連續三個月低於榮枯線,貨櫃需求預期下修。農產品中豆類品種的上漲則與南美乾旱導致的產量下調直接相關。
總結來看,今日期貨市場的結構性分化印證了全球經濟復甦動能不足的現狀。貴金屬與基本金屬在避險情緒與供給擾動間反覆博弈,而能源化工板塊則面臨供需雙弱的壓力。後續需密切關注美聯儲政策路徑調整及中東局勢進展,預計短期內市場波動率仍將維持高位。投資者應警惕美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對風險資產估值的衝擊,並關注國內基建政策對工業品需求的邊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