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工電氣 資訊詳情
「電工賦能助殘新篇——全省首個殘疾人專屬技能培訓基地在莆田啟動「
 電工 2025-05-22 07:20:15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項目背景與社會價值】

  面對10.4萬名持證殘疾人的就業困境,莆田市創新推出"無憂電工"助殘工程。通過構建技能提升與崗位對接的完整鏈條,該項目不僅破解了殘疾人家庭增收難題,更探索出公益服務與職業發展的新型融合模式。

  一、聚焦核心痛點:用技能培訓打破"一人失能"困局

  在莆田市10.4萬持證殘疾人家庭中,普遍存在著勞動力缺失導致的家庭經濟壓力。針對"全家失衡"的現實困境,當地聯合多方資源打造電工技能專項培訓體系。通過精準識別殘疾人及其家屬的實際需求,項目組建立了從報名篩選到就業跟蹤的全流程支持機制,讓技能培訓成為撬動家庭增收的關鍵支點。

  二、創新培養模式:構建"學習-考核-就業"閉環生態

  依託電力企業專業技術優勢與物業協會資源網絡,該基地形成三大特色:

  1. 專業師資保障:由行業專家和勞模工匠組成的講師團隊提供免費教學,涵蓋基礎電工操作到實操考核的全流程指導;

  2. 數位化服務支撐:"知莆田"平台開設專屬接單通道,實現技能培訓與崗位需求的即時匹配;

  3. 就近就業機制:通過物業協會對接全市小區資源,在學員完成考核後優先推薦家門口就業崗位。這種"技能+平台+崗位"三位一體模式,有效打通了殘疾人就業的最後一公里。

  三、數據見證成效:68個家庭年均增收超2400元

  自項目啟動以來,已開展6期技能培訓惠及156名學員,並通過20餘場實踐實訓強化實操能力。統計顯示,參與項目的殘疾人家庭人均月收入增長約800元,顯著改善了生活條件。更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學員開始反哺社區公益維修服務,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構建起互助型社會支持網絡。

  【總結展望】

  "無憂電工"項目通過精準定位、系統設計和資源整合,為殘疾人就業開闢了新路徑。其創新的技能培訓體系與就業幫扶機制,不僅有效解決了特定群體的實際困難,更為其他地區開展助殘工作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模板。隨著培訓規模持續擴大和技術服務不斷升級,這一工程將讓更多殘疾人家庭真正實現技能立身、生活無憂的目標。

  (註:文中數據均來自項目實施統計結果,時間表述以2025年5月為基準點)

熱門推薦

電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