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力 資訊詳情
國網英大雙主業並進:金融高盈利難掩裝備製造毛利率之困
 電力裝備 2025-05-22 16:40:1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作為國家電網旗下"金融+製造"雙輪驅動的上市平台,國網英大全年營收與淨利潤再創新高。然而,其電力裝備業務超73億元收入僅貢獻1.49億元利潤,疊加信託子公司違規剛兌引發的歷史遺留問題,凸顯出這家千億級企業盈利結構失衡與內控風險並存的發展現狀。

  一、金融與製造的冰火兩重天:毛利率分化加劇經營壓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力裝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國網英大實現112.88億元營收和15.74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6%和15.39%,但兩大主業表現差異顯著。金融業務雖貢獻僅39.06億元營收(同比下降2.04%),卻創造了超17億元的信託利潤,成為公司主要盈利支柱;而電力裝備板塊雖然以73.51億元收入占據六成份額(同比增長6.93%),但毛利率從2023年的14.21%驟降至11.31%,拖累整體銷售毛利率至11.58%。

  具體來看,核心製造子公司置信電氣全年營收73.75億元卻僅實現1.49億元淨利潤,其毛利率不足信託業務的七分之一。證券期貨與低碳節能服務更出現-8.5%和-13.11%的負毛利,顯示傳統裝備製造領域面臨更大成本壓力。這種盈利結構失衡在國家電網系上市公司中尤為突出——2024年其毛利率水平僅高於主營輸變電設備的平高電氣,在八大上市平台中排名倒數第二。

  二、萬億信託規模背後的內控隱患:剛兌事件餘波未平

  作為金融板塊核心,英大信託管理資產規模突破1.09萬億元(同比增長32.79%),但其違規操作引發的連鎖反應仍在持續發酵。追溯至2020年鼎鑫8號、聯贏8號項目,公司通過多層SPV虛假收購掩蓋兌付風險,導致連續三年財務數據失真:

  儘管2024年已從相關股東方收回補償款,但該事件暴露出的底層資產審核漏洞、財務核算不規範等問題仍未完全解決。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31.8億元(同比下滑430%),顯示金融業務擴張與資金管理間存在潛在矛盾。

  三、雙輪驅動下的戰略平衡:毛利率修復與風險管控並行

  從最新財務表現看,2025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45%,主要受益於資本市場波動帶來的投資收益改善。但電力裝備業務毛利率持續承壓(較行業平均低約6個百分點),疊加信託業務萬億規模擴張中的剛兌慣性思維,公司仍面臨兩大挑戰:

  1. 盈利結構優化需求

  需在保持金融牌照優勢的同時,通過技術升級提升裝備製造附加值。例如其碳資產管理業務雖營收僅7000萬元,但淨利潤率達15%,顯示綠色轉型可能成為新的增長極。

  2. 風險防控體系重構

  針對信託項目"買者自負"原則的落實,亟需強化盡職調查、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監管處罰與股東追償事件表明,過度依賴關聯方補償並非長久之計,建立市場化風險處置機制才是根本出路。

  結語: 在電力裝備需求穩增與金融嚴監管並行的大背景下,國網英大既要發揮能源央企背景的資源整合優勢,更要直面毛利率分化和內控短板。如何在萬億信託規模上築牢風控堤壩,在傳統製造領域提升技術溢價,將成為決定其"雙主業"戰略能否真正協同的關鍵變量。2025年一季度現金流與投資收益的波動已發出預警信號——持續盈利的質量改善,比單純的數據增長更具戰略意義。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電力裝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