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今天,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一場以「人機共融」為核心的賽事引發行業關注——由深圳眾擎機器人公司主導的「自由格鬥賽之『機甲拳王』」正式官宣。這場全尺寸類人身高的人形機器人格鬥賽事,不僅展現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的前沿突破,更通過「體育+科技」的跨界融合,為全球智能體育文化開闢了新賽道。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此次賽事首次引入與人類身高比例一致的全尺寸通用型人形機器人作為參賽主體,要求其模擬人類運動模式完成對抗性動作,並通過智能決策系統實時應對複雜環境。區別於傳統機器人比賽,「機甲拳王」設置了多款不同屬性的「六邊形戰士」,各俱樂部需在開原始碼基礎上自主訓練、開發專屬技能,最終展開擂台對決。賽事方透露,未來將升級規則與硬體配置,目標推動此類競技項目進入奧運會,打造人機共融的奧林匹克新時代。
賽事以「打造更強壯、更敏捷、更聰明的機器人」為核心口號,構建了從人才培育到產業應用的完整閉環。通過「以賽代訓」的實戰體系,參賽隊伍將深度參與機器人感知、決策、執行等核心技術攻關,並聯動粵港澳大灣區科研機構及產業鏈頭部企業,推動技術成果向工業、服務、醫療等領域規模化落地。據數據顯示,廣東作為全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創新高地,2023年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已達24萬台,占全國總量的44%,已形成貫通「零部件-整機-應用」的全產業鏈生態。
除了競技本身,賽事還首創人形機器人英雄IP——「機甲拳王」,並計劃推出首檔同名綜藝節目,通過科技與娛樂的結合打造現象級文化內容。同時,獲獎團隊將獲得大灣區地方政府全維度支持,涵蓋技術驗證、產業落地及人才保障等環節,助力青年科學家創新成果融入製造產業。2025年出台的《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為行業加碼,12項政策舉措引導企業向規則制定者轉型,目標在大灣區建成世界級機器人產業集群。
當前,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加速,技術疊代遠超預期。行業專家預測,規模化應用可能在未來3-5年內實現,並有望在十年內超越汽車產業成為新的經濟支柱。廣東憑藉其產業基礎與政策優勢,正推動本地機器人產業向萬億產值目標邁進。「機甲拳王」賽事作為催化劑,不僅為技術創新提供試驗場,更通過文化IP的打造,讓科技突破以更生動的形式觸達大眾,最終形成「技術-市場-文化」的良性循環。
結語:從競技到生活,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已來
這場由深圳發起的機器人格鬥賽事,既是前沿技術的展示窗口,也是產業升級的加速器。通過體育化、娛樂化的創新表達,「機甲拳王」將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走出實驗室,在更廣闊的場景中落地生根。而以大灣區為支點,中國正以「產學研用」的協同模式撬動全球產業格局,書寫人形機器人從賽場到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