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能源 資訊詳情
可控核聚變商業化進程加速 A股港股市場雙輪驅動
 可控核聚變 2025-05-23 13:18:5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總標題以「可控核聚變」為核心,突出行業動態與資本市場聯動)

  全球核能技術突破催生市場共振 近期A股港股核電板塊集體爆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可控核聚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5月23日,隨著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取得關鍵進展,A股市場相關概念板塊開盤即現強勢表現。可控核聚變概念股指數單日最高漲幅超4%,30隻個股同步上揚,雪人股份、融發核電封上漲停板,北交所辰光醫療盤中最大漲幅達26%。與此同時,港股市場中廣核礦業、中廣核電力等企業股價顯著攀升,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核能技術商業化前景的強烈預期。

  一、國際國內共振催化板塊走強 核電股迎來估值修復窗口期

  美股核能板塊前夜盤後異動,疊加亞洲核電企業集體上漲,直接帶動港股中廣核指數(887716.WI)日內漲幅突破3.6%,核電指數(884046.WI)同步上揚2.32%。這一聯動效應凸顯全球資本市場對可控核聚變技術突破的廣泛關注。數據顯示,中廣核礦業(1164.HK)單日最高漲幅近8%,中廣核電力(1816.HK)股價上漲超4%,顯示投資者正通過布局核電產業鏈核心企業捕捉行業機遇。

  二、技術研發進入關鍵攻堅期 2030年前商業化落地預期強化

  據行業研究,以美國為代表的海外聚變項目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商用化目標,這一時間表顯著倒逼國內技術加速疊代。我國已形成「國家隊+民營機構」雙軌並行的研發格局,在磁約束、慣性約束等多條技術路線上取得突破。例如北京懷柔科學城的核聚變實驗堆(BEST)項目於5月1日提前啟動工程總裝,核心部件安裝進入實質性階段,目標在2027年前完成發電演示;而CRAFT堆建設預計2025年底竣工,將為後續聚變堆建設提供關鍵支撐。

  三、招標進度超預期 行業迎來項目建設密集期

  從項目推進節奏看,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呈現加速態勢: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於5月16日發布重大活動服務招標;中核工程聯合體與國際熱核實驗堆(ITER)組織完成第四筆關鍵合同簽署;BEST項目較原計劃提前兩月啟動核心部件安裝。銀河證券指出,2025年將成為國內核聚變領域「招標大年」,尤其在超導磁體系統、杜瓦容器等高端製造環節將釋放大量訂單需求。

  四、產業鏈協同效應顯現 技術突破推動商業化進程提速

  當前我國已構建起涵蓋材料研發、設備製造、工程集成的完整產業鏈條。例如,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主導的基礎研究為技術路線提供支撐;星環聚能等民營企業則在緊湊型托卡馬克裝置開發上實現創新突破。這種「產學研」協同模式正推動混合堆技術研發效率提升,有望縮短從實驗堆到商用堆的轉化周期。

  總結:核聚變產業進入戰略機遇期 投資價值凸顯

  隨著全球可控核聚變科研設施相繼邁入建設關鍵階段,資本市場對行業技術突破及商業化落地預期持續強化。A股、港股市場的聯動反應印證了投資者對產業鏈核心企業的信心。從時間軸看,2025-2027年將是多個重大實驗堆竣工併網的密集期,而關鍵技術部件國產化率提升將為設備製造商帶來確定性增長空間。未來隨著聚變發電成本曲線持續下移,核能產業有望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相關企業或將迎來長期價值重估機遇。(完)

  (註:本文數據均來自公開市場信息及行業研究,時間節點嚴格遵循2025年5月23日時點表述要求。)

熱門推薦

可控核聚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