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化妝品 資訊詳情
重組膠原蛋白爭議再起:可復美成分標註引行業震動
 膠原蛋白 2025-05-26 11:30:1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護膚品功效性需求的提升,以重組膠原蛋白為核心的護膚產品迅速崛起。這一技術被認為能更精準地模擬人體膠原蛋白結構,但其市場熱度與檢測標準建設間的差距正引發關注。5月24日,某社交平台博主發布報告質疑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復美的核心產品成分含量問題,事件迅速成為行業焦點。

  一、檢測結果差異凸顯行業標準缺失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膠原蛋白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該博主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檢測顯示,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精華」中相關成分僅占0.0177%,且未檢出關鍵胺基酸甘氨酸。這一數據遠低於國家《化妝品標籤管理辦法》要求的0.1%非微量成分標註下限。而巨子生物則引用行業標準YY/T 1947-2025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稱多批次檢測結果均顯示膠原蛋白含量在0.27%-0.28%之間,雙方數據差異懸殊。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重組膠原蛋白的定量檢測尚未形成全國統一標準,企業與第三方機構採用的不同方法學可能加劇爭議。行業分析指出,技術透明度不足或成為消費者信任體系構建的最大障礙。

  二、成分標註合規性爭議升級

  涉事產品外包裝成分表中,「可溶性膠原」僅位列第七位,且未明確標註為「重組膠原蛋白」。這種命名差異引發市場對成分真實性的質疑。根據法規要求,若實際含量低於0.1%則需歸入「其他成分」,但企業主張其符合備案審核標準。

  事件曝光後,可復美股價在5月23日下跌5.72%,至5月26日開盤再跌8%,報70.1港元/股。與此同時,另一頭部企業曾公開質疑重組膠原蛋白概念存在過度營銷現象,行業競爭格局因技術爭議陡然複雜化。

  三、監管介入與市場反應同步發酵

  西安市市場監管部門已對涉事產品展開調查,而巨子生物正委託權威機構進行復檢。公司強調博主檢測未使用企業提供的原料樣本,且方法未經驗證。這一回應進一步凸顯了行業在技術規範方面的滯後性——從生產到檢測均缺乏可追溯的標準化流程。

  2024年財報顯示,巨子生物營收達55.39億元,同比增長57%,毛利率高達82%。如此亮眼業績下爆發的質量爭議,或將倒逼監管部門加速標準制定進程。

  事件總結

  此次可復美成分爭議不僅關乎單個企業的信譽風險,更折射出重組膠原蛋白產業在技術認證、檢測體系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系統性短板。隨著市場集中度提高與資本密集湧入,如何平衡技術創新速度與質量管控力度,已成為決定行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命題。從長遠看,建立透明的國家標準和第三方監督機制,或是重建消費者信心的核心路徑。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膠原蛋白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