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618大促前夕,一場圍繞價格體系的變革正在重塑即時零售行業。京東七鮮本月23日突然升級"擊穿價"策略,將核心商品降價幅度從10%提升至近20%,以"不怕比"的姿態直接衝擊市場既有競爭格局。這場由供應鏈深度改革驅動的價格革命,不僅改寫了平台間的比較邏輯,更預示著即時零售行業即將進入品質、價格與履約體驗三者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桌子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京東七鮮以"擊穿價專區"為突破口,在生鮮、酒飲等高頻消費品類中建立起顯著的價格優勢。北京用戶實測顯示,龐各莊西瓜每斤比競品便宜6-10元;頂級和牛按克計價可省50%成本;自有品牌啤酒單瓶降價4元。這種直接對標其他平台的"明牌"策略,通過供應鏈重構實現結構性降本:70%生鮮商品來自產地直采,智利車厘子、挪威三文魚等全球直供鏈路使流通成本降低20%-30%,將傳統零售環節中被層層加價的空間轉化為消費者讓利。
不同於"低價必損品質""快速履約需高價"的常規認知,京東七鮮通過"1+N模式"實現三重突破:中心大店+衛星小店網絡縮短配送半徑至3公里內,支撐最快30分鐘送達;全球直采與自有品牌矩陣(覆蓋乳品、酒飲等6大品類)保障品質與成本平衡;免運費門檻下調疊加PLUS會員權益,消除湊單壓力。這種模式在天津海鮮專區、北方麵食專櫃等地域化改造中持續驗證,將"又好又快又便宜"從理論變為現實。
京東七鮮的實踐正在引發連鎖反應:盒馬啟動倉儲改革,叮咚買菜試水線下體驗店。這種中心店承載體驗、衛星店覆蓋網格的新業態,重構了傳統前置倉模式的成本結構。消費者既能通過線下場景建立信任背書,又能享受線上精準匹配服務——露營套餐"一站式購齊"、低糖青團等現象級爆品的持續湧現,印證著該模式對需求預判與場景創新的雙重優勢。當衛星小店取代單純倉儲站點,即時零售的競爭維度從價格戰轉向綜合價值創造。
這場始於618的價格革命,實質是供應鏈能力的價值外顯過程。京東七鮮通過"吃掉更多甘蔗節"實現成本重構,在品質不降的前提下讓利20%,正在將行業推向普惠化新階段。當價格透明、履約高效與品質保障形成協同效應,即時零售的競爭邏輯已從流量爭奪轉向價值創造。這種模式創新不僅改寫當前競爭格局,更預示著未來零售服務的終極形態——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在"又好又快又便宜"中達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