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7月4日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服務貿易在複雜國際環境中展現韌性。1-5月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254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其中出口增長顯著優於進口,知識密集型與旅行服務成為核心驅動力。這一表現既延續了近年來的結構優化趨勢,也為下半年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前五月,我國服務貿易保持穩健擴張態勢。數據顯示,1-5月累計實現服務進出口總額3254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其中出口額達14033.7億元,增速高達15.1%,進口額為18509.9億元,增長2.7%。值得關注的是,服務貿易逆差較上年同期收窄至4476.2億元,減少幅度達到1352.2億元,反映出我國在高附加值領域競爭力的持續提升。
作為第一大服務貿易領域,旅行服務進出口規模達9200.5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出口表現尤為亮眼——74.2%的增長率遠超進口增速(5.3%),這既得益於跨境旅遊市場的快速恢復,也體現了中國在全球文化、教育等服務供給中的獨特優勢。該領域的活躍度為下半年相關產業的國際化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撐。
1-5月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規模突破1.2萬億元,達到12492.7億元,同比增長5.0%。細分領域中,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以10.7%的增速領跑,貢獻4400.6億元;其他商業服務增長3.2%,規模達5384.1億元。出口端表現尤為強勁: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額7196.5億元,同比增長6.6%,順差擴大至1900.3億元,較上年增加293億元,凸顯我國在智慧財產權、數位技術等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
多地近期出台的專項政策為服務貿易發展注入新動能。例如江蘇省通過"文化+數字"融合路徑強化動漫遊戲、影視內容出口;長三角地區依託自貿區優勢推動金融、物流等專業服務開放。這些舉措不僅優化了區域產業結構,更通過差異化布局形成全國性發展的協同效應。
綜合當前數據及政策導向分析,2025年下半年我國服務貿易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一是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二是旅行等傳統優勢領域將持續釋放增長潛力;三是數字貿易、綠色服務等新興領域將成為重要突破口。專家指出,在全球價值鏈重構背景下,通過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完善跨境交付機制及深化區域合作,我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基礎將更加穩固。
2025年前五月數據印證了中國服務貿易在規模擴張與結構升級上的雙重動能。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國際市場需求回暖,預計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將突破8萬億元大關,知識密集型領域順差擴大趨勢顯著,旅行等傳統優勢產業保持穩健增長,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未來需進一步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培育數字與綠色服務新增長點,在更高水平開放中實現服務貿易的提質增效。(註:所有數據均來自2025年7月3日商務部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