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9733元,同比增長6.1%,其中智能家電、綠色節能產品及農產品流通領域呈現顯著增長。在家電產業政策支持下,鄉村市場正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升級加速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重點企業藉助適老化改造、冷鏈物流優化等戰略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家電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數據顯示,浙江海寧上半年運往鄉村的智能家電數量同比增長四成,其中海寧本地增幅達61%,日均發貨量超百單。以空調、淨水器、掃地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化產品成為鄉村家庭標配,適老化設計(如預留輪椅通道、語音操控)進一步釋放銀髮消費潛力。重點企業通過「國補+讓利」組合策略,推動一級能效家電銷量激增——某95後消費者購置智能家電時享受近萬元補貼優惠。
政策層面,《2025年綠色智能家電下鄉行動方案》要求企業建立鄉村服務網點,目前浙江海寧新增智能家電銷售主體超530家,鄉村門店銷售額占全市比重突破50%,形成「科技引流」驅動的消費新生態。
在農產品進城方面,「短鏈直供」成為關鍵突破口。江蘇陽山水蜜桃通過智能化分揀系統與冷鏈三輪車銜接,24小時內可覆蓋全國80餘城及海外市場;廣東鬱南黃皮依託97個鎮村服務站點和3.1萬立方米冷庫庫容,實現九成熟鮮果直供高端商超。
這一模式倒逼家電企業優化供應鏈:湖南汝城縣搭建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既保障了柰李24小時送達粵港澳大灣區,也同步為智能家電下鄉提供運輸支持,形成「農產品上行+家電下沉」雙向流通閉環。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國96%鄉鎮實現以舊換新服務覆蓋。節能洗衣機、智能電視等品類在鄉村市場表現亮眼,烘乾機、洗碗機等新興家電滲透率同比提升37%。重點企業通過「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升級消費體驗,例如提供農產品認養預約的近郊農場,同步推出家電「以舊換新+全屋智改」套餐服務,推動消費者從單純購買轉向深度參與家庭場景構建。
政策環境方面,《2025年鄉村消費升級白皮書》明確要求企業開發適農化產品,並對綠色家電給予階梯式補貼。數據顯示,鄉村市場節能家電銷售額占比已超68%,較三年前提升42個百分點。
鄉村觀光游正通過VR實景體驗、非遺工坊互動等場景設計吸引城市客群,帶動智能穿戴設備等「黑科技」家電需求。同時,「戶外+室內雙場景」直播模式使農產品銷售額增長21%,進一步反哺家電企業開發農旅定製產品線——例如針對民宿場景推出的小型化智能家居套裝。
政策與市場共振下的鄉村消費新圖景
2025年的數據顯示,科技賦能、短鏈流通及綠色轉型已成鄉村消費升級主軸。重點企業在智能家電適老化改造、冷鏈物流共建、以舊換新模式創新中發揮核心作用,而政策對基礎設施和補貼體系的完善,則為城鄉市場雙向流動提供了制度保障。隨著新質生產力持續滲透,預計到2026年,鄉村家電消費規模將突破5800億元,帶動全產業鏈升級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