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11月11日,我國場景培育與開放政策持續深化,國務院辦公廳近期發布的《關於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為加速器行業注入新動力。數據顯示,通過場景加速器的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進程顯著提速,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與豐富場景資源加速融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引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加速器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數據顯示,當前我國部分新技術新產品因應用案例少、驗證數據不足面臨市場壁壘。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指出,場景加速器通過為新技術提供具體情境應用,有效突破轉化障礙。政策明確將場景培育與政府採購、首台(套)裝備支持等政策協同,構建「試驗場」「加速器」「試金石」三位一體的加速體系。截至2025年,我國已分批次推出綜合性重大場景、行業集成式場景及高價值小切口場景清單,推動生產、工作、生活場景供給全面擴容。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數據顯示,重點領域場景加速器正驅動產業升級:
1. 「5G+」加速器:全國已建成超10萬個5G工廠,推廣機器視覺質檢、遠程設備操控等重點場景;
2. 「人工智慧+」加速器:製造業研發、生產、管理等環節加速智能化轉型;
3. 「機器人+」加速器:人形機器人在焊接、裝配等細分場景落地;
4. 「工業網際網路+」加速器:鋼鐵、電力等重點行業設計、排產等場景普及率提升;
5. 「北斗+」加速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領域融合應用加速推進。
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中央企業依託33個國家級產業聯盟構建平台型經濟生態,累計舉辦45場產業鏈融通活動,發布供需清單超1萬項。通過場景開放加速器,央企推動關鍵基礎設施與行業數據資源向產業鏈上下游開放共享,形成「資源共享、價值共創」的場景生態圈,有效解決「微權力」管理、深海資源開發等痛點問題。
科技部數據顯示,量子科技、氫能與核聚變等前沿領域通過加速器實現技術突破與場景落地雙向賦能。例如,安徽省通過「量子云印章」加速器,將量子加密技術應用於基層治理場景;廣東省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場景創新中心,在全空間無人體系、智能製造等領域拓展超100個場景項目。
2025年加速器行業在場景培育與開放政策的推動下,已形成「技術攻關-場景驗證-產業轉化」的閉環生態。通過政策協同、重點領域突破與區域特色發展,加速器正成為新技術規模化應用的核心載體,預計未來三年將新增超500個綜合性重大場景,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突破20萬億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