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聚焦上海餐飲業數位化轉型目標與成效
當前,全球餐飲產業正經歷智能化轉型浪潮,作為經濟中心城市,上海率先發布《上海市促進餐飲業智能化布局行動計劃(2026-2028年)》,明確將通過技術創新推動餐飲業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至2028年底,上海將建成全國領先的餐飲智能化發展高地,覆蓋供應鏈管理、場景應用、綠色低碳等多維度目標,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標杆案例。

根據規劃,上海將推動團餐、快餐、茶飲咖啡企業全鏈條智能化滲透率超過70%,正餐企業關鍵環節智能化應用率突破50%。這一目標直指餐飲業效率提升的核心環節,通過引入AI技術、物聯網設備及大數據分析系統,實現從原料採購到後廚管理的全流程優化。例如,中央廚房的智能化改造將覆蓋供應鏈管理,預計2028年供應鏈智能化覆蓋率可達60%以上,顯著降低運營成本並提升響應速度。
行動計劃強調建設3-5個具有示範效應的「AI+餐飲」融合場景試點,涵蓋智能點餐、動態庫存管理、個性化推薦等領域。同時,智能化中央廚房的建設將推動標準化生產與區域配送網絡的協同發展。數據顯示,通過技術整合,餐飲企業可實現從食材採購到成品出餐的全鏈條數據互通,預計未來三年內將培育出一批全國領先的餐飲智能化解決方案供應商,進一步鞏固上海在行業技術輸出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綠色轉型方面,上海提出「光碟行動」智能化引導與垃圾處理技術創新雙軌並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將保持在85%以上,通過智能餐廚垃圾處理系統和消費行為數據分析,減少食物浪費。例如,部分試點餐廳已應用AI視覺識別技術自動計算餐量,結合消費者偏好推薦合理點餐,預計到2028年可實現資源利用效率與環保指標的雙重提升。
為推動餐飲品牌「出海」,上海計劃建立覆蓋主要目標市場的智能化供應鏈支持體系。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食材溯源,結合AI預測海外市場需求,助力企業快速響應國際市場變化。數據顯示,已有部分上海餐飲企業藉助智能化系統實現出口額年均增長超20%,為行業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模式。
來看,上海餐飲業通過智能化布局正構建起涵蓋技術應用、場景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立體化產業生態。從全鏈條滲透到綠色轉型,從本土示範到全球拓展,各項數據指標的設定不僅體現了政策的前瞻性,更彰顯了行業轉型升級的決心。至2028年,上海有望成為餐飲智能化發展的全球標杆,為全國乃至國際餐飲市場提供可借鑑的實踐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