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工業網際網路正成為激活製造業潛能的核心引擎,2025年其核心產業規模形成基礎設施紮實、應用場景豐富的發展格局。當下,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從網絡、標識到平台構建起全方位支撐體系。以下是2025年工業網際網路市場規模分析。
網絡覆蓋持續擴容:高質量外網已覆蓋全國 97% 以上的地級行政區,建成全球最大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同時工業 5G 項目規模化推進,累計建設超 1.85 萬個工業 5G 項目,為設備互聯提供高速穩定的數字通道。
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建成,國家頂級節點穩定運行,二級節點上線 383 個,標識註冊量突破 6500 億個,部分領域甚至達到 6700 億個,成功打通物理實體與數字世界的連接脈絡。
平台能力不斷增強:形成多層次平台體系,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超 340 家,其中雙跨平台 49 家、特色平台 200 余家,重點平台工業設備連接數超 1 億台套,服務企業超 50 萬家、累計上雲上平台企業約 400 萬家次。
企業應用規模梯度發展:大型企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應用率在 2025 年已超過 70%,數位化轉型相對成熟;中小企業應用率則從不足 20% 提升至 40% 左右,在政策扶持下加速融入數位化浪潮,預計 2030 年大型企業將接近全面覆蓋,整體滲透率將達 60%。
核心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21至2025年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市場年均增長率超 13%,其中平台服務增速尤為突出,年均增長率超過 20%,《2025-2030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預計2025年平台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2030年核心產業規模將進一步增至25000億元以上。
技術融合釋放效能: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與平台深度融合,推動企業運營效率提升,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工業企業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 83.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 66.2%,預計到 2030 年工業大數據應用將為企業帶來超 20% 的成本節約和 15% 以上的生產效率提升。
平台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載體,正從龍頭企業向中小企業延伸,在不同規模企業中實現差異化滲透。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產業鏈涵蓋上游硬體設備(如傳感器、工業晶片、機器人)、基礎軟體及網絡基礎設施;中游包括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安全服務與安全產品;下游為工業企業及行業應用場景。安全體系貫穿全鏈,涉及技術研發、標準制定與人才培養,保障工業數據與系統安全,支撐產業鏈協同與數位化轉型,是工業經濟智能化升級的核心支撐。
行業覆蓋全面拓展: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的融合應用已突破行業邊界,在多領域形成協同發展生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現下,工業網際網路實現 41 個工業大類全覆蓋,應用拓展至 49 個國民經濟大類,在船舶、石化化工、汽車、紡織等重點行業形成特色解決方案,通過 「鏈網協同」 工程推動全產業鏈轉型。
製造模式深刻變革:平台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等新模式加速普及,個性化定製和柔性生產應用比例不斷提升,預計 2030 年在製造業中的應用比例將超過 30%,同時累計建成 3 萬餘家基礎級智能工廠、230 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為模式創新提供實踐載體。
安全與生態協同發展:安全保障體系持續完善,企業受攻擊成功率從 2020 年的 30% 降至 12%;產業生態蓬勃發展,產業聯盟成員超 2800 家,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協作平台,同時在算力支撐方面,在用算力中心機架總規模超 900 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 280EFLOPS。
2025年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規模彰顯了其作為新型工業化核心支撐的重要價值。從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到平台應用在大中小企業的梯度滲透,再到全行業的深度賦能,工業網際網路通過數據要素激活和技術融合創新,構建起 「基礎設施 - 平台應用 - 行業賦能」 的完整生態。未來隨著人工智慧與工業網際網路市場深度融合,以及規模化應用的持續推進,其帶動經濟增長的效能將進一步釋放,為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