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產業目前正面臨著一場生存與發展的大考。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後,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難度將會不斷加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塑料產業產量高增長而整體技術水平不高的問題更加突出。特別是中東低成本產品正蓄勢待發,很快將大量湧進中國市場。在這種形勢下,塑料產業如何儘快實現轉型?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專家和企業。
轉型是形勢所迫
據專家介紹,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塑料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潛在壓力。雖然今年形勢有所緩解,但是部分指標的好轉並不意味著復甦已經到來。當前,塑料產業發展面臨國內國際市場兩方面的壓力。
在國內市場,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郭永新介紹,國內塑料生產企業約有1.88萬家,但目前仍大多是生產中低端產品,國際市場上80%~90%的高端塑料產品都是國外生產的。同時,投資過熱導致部分產品產能過剩。今年前8個月,國內塑料製品產業雖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45億元,同比增長28.3%,但產能利用率僅為60%,浙江、廣東等地不少塑料企業停產。特別是有些中小企業融資依然困難,生產回升緩慢、乏力。
中國工程塑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鄭塏分析說,主要原因在於塑料製品企業都是加工型企業,創新能力弱,產品同質化特別嚴重。多數企業將目標集中在一個狹小市場,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使生產能力缺少差異化。
而國際市場的變化更為緊迫。2009年以來,中東地區出現了大量以天然氣、乙烷為原料的乙烯產品,開始衝擊中國市場。中東天然氣法生產的乙烯即使加運費到中國,其成本也僅為100美元/噸左右,而國內石腦油裂解法生產的乙烯成本在530美元/噸左右。據了解,2009年中東地區將有5個新的乙烯裂解項目試運行。業內專家提醒,此5大項目投產後,中東低成本的塑料產品將跟著湧進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像懸在中國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對國產塑料原料業和塑料製品業同時產生巨大衝擊。雖然國家推出了上調出口退稅的措施,但並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國內塑料企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而且出口企業拿到的退稅優惠,往往會被國外客戶分享。
業內專家認為,與低成本乙烯一樣,中東低成本的塑料產品也會使國內幾乎所有塑料製品無招架之功。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都迫使中國塑料產業必須儘快轉型。否則,中國塑料產業將國內國際腹背受敵。市場一旦丟失,企業大批倒閉的情景還會重現。
轉型須細分市場
在採訪中,專家們普遍認為,金融危機不全是壞事,它給塑料企業轉型帶來了機會。從國際塑料產業發展趨勢看,包裝產業仍將是塑料使用的最大領域,化學建材、農用塑料、電子電器和汽車等行業緊隨其後,而電子通信、汽車、建築建材的快速發展,使塑料的開發、應用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機會有了,塑料企業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速技術進步,改變傳統的外延擴張式發展。
鄭塏表示,大多數塑料加工企業基數小,品牌意識不強。要想與中東產品爭奪市場,就必須有全球化的思考能力,促進企業的技術、工藝、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能力。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師軍指出,隨著加工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低端市場的缺口在逐步縮小,而高端產品的市場缺口在不斷擴大。企業應進一步細分消費領域,據此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塑料製品應該進一步向輕量化、複合化及功能化方向發展。輕量化即是在滿足使用性的前提下,儘量減少原材料的消耗;複合化是提高塑料製品性能、擴大製品應用領域的重要途徑;功能化是目前各種塑料製品普遍追求的目標。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開發高性能的產品和工藝,如高結晶聚丙烯、高透明聚丙烯、聚烯烴納米複合材料等塑料管材專用料以及其他一些擠出成型產品專用樹脂等。同時開發中空成型、滾塑成型、中空吹塑注射拉伸吹塑等新工藝。
中石化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余皎認為,塑料製品企業在技術進步方面的提高空間也不小。高端產品的利潤比低端產品要高很多。國內的高端產品市場前景還有很大空間。醫用塑料、工業塑料可開發的替代進口產品,如汽車儀錶盤、保險槓,以及生產家用暖氣管,這些都是中石化正在研發的項目。但是在生產過程中質量還有待提高,如果企業能研發出更好的產品,那將會大大提高企業利潤。
轉型機會多多
事實上,從原料生產到製品加工,很多塑料企業已在戰略轉型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中石化是國內最大的合成樹脂生產企業。據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所鄒浩博士介紹,近年來國內雙向拉伸工藝生產塑料薄膜產能發展迅猛,並呈現差異化、專業化趨勢。比如,聚丙烯薄膜低溫熱封專用料在中國一直未大批量工業化生產,國內市場用的基本都是進口原料,年用量高達10萬噸。中石化目前已初步掌握了低熱封聚丙烯專用料所必要的分子結構特徵,進行了連續開車工藝條件的試驗,有關研究工作正在進行。另外,中石化目前還在研發一些塑料類高端產品,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燕山石化等開發的流延膜專用料、汽車油箱專用料和零部件專用料等高性能樹脂,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業績。
中國工程塑料領域形勢同樣具有潛力,近年來一些特種工程塑料產品的工藝技術已經進入到國際先進行列。11月10日,江西大聖塑料光纖有限公司研發製造的通信用PMMA塑料光纖,通過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成果鑑定。專家一致認為,塑料光纖完全成熟以後,在寬帶建設和區域網組網方面,將極具市場競爭力。由於在抗外界環境干擾和易安裝上更具優勢,塑料光纖還被認為是室內區域網更具競爭力的布線產品。據悉,該生產線已經申報了多項國家專利。大聖公司總經理陳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自身研發製造經驗的積累上,大聖公司積極和上海交通大學、長春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完成了3道工序的設計,並成功自主研發和組建了國內第一條生產流水線,為企業的戰略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塑料工業協會管道專委會秘書長王占傑認為,管道行業的轉型不僅限於技術創新一個領域,材料與質量、應用與市場、施工與安裝等質量的提升,以及上下游的合作等也應該是企業要特別關注的課題。
福建亞通科技公司是我國最大塑膠管材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陳力輝說,為了保證品牌的持續經營,他們非常注重技術進步、科技創新。企業自創建以來已經有27項專利,其中有一項是發明專利。比如說大聖公司投巨資從澳大利亞引進大口徑的排污排水系統,開始時在中國一些地方水土不服,企業就在原系統基礎上做了改進和創新,不但使大口徑的排污排水系統最終適應了國內需要,而且還產生了一些專利。這家企業的產品原來只是在建築方面,後來發展到市政通訊、燃氣、電力各個行業的應用,從一個生產基地發展到現在全國40多個生產基地,產品發展到15大類。陳力輝說,為什麼我們要在全國設立這麼多的生產基地,最關鍵的是產品到哪,服務馬上就能跟上,這樣市場才能夠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