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漁業 資訊詳情
漁業:今年蘇州市漁業生產縮面增效
 漁業 2009-01-02 13:28:00

    今年以來,由於太湖、陽澄湖圍網整治任務全面完成,我市水產養殖總面積有所下降,但通過狠抓科技創新和品種質量,全市水產品價格保持良好上漲態勢,漁業生產持續健康發展。今年全市養殖面積115.9萬畝,比去年減少4.8萬畝,其中特種水產品養殖面積66.38萬畝,占57%。預計總產量24.31萬噸,總產值67.5億元,比去年增長10%左右。

(一)注重技術創新。主推新型成熟技術,先後推廣微孔增氧、生態修復、健康養殖和循環水養殖等技術,形成了一批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高效化、生態化的養殖基地,極大地推進了現代漁業、生態漁業和環境友好型漁業的發展。堅持科技支撐,完成了《沿湖水產養殖池塘排出水處理技術研究與示範》、《克氏原螯蝦規模化高產清潔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項目建設,有效提升了水產品的質量,穩定和提高了養殖效益。目前,項目已通過鑑定,綜合技術水平達省內、國內領先。今年河蟹平均產量達到130-150斤/畝,畝效益3000-3300元/畝,較去年上漲了500元/畝。

(二)強化投入品監管。積極推進健康、生態養殖技術和養殖模式,推廣漁藥GSP經營管理模式。對重點養殖區域在不同季節開展水源水質監測,按照檢測狀況分類指導,引導養殖戶開展養殖安全用水。

(三)狠抓疫病防控。先後對全市20家常規魚類和觀賞魚養殖單位、34家南美白對蝦苗種場、36家甲魚養殖戶、59家河蟹養殖戶進行了魚病抽樣檢測。加大了22個監測點的抽檢力度,強化出縣境水生動物檢疫,加強上市水產品藥殘抽檢,嚴把質量關。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漁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