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原料藥 資訊詳情
輔酶Q10走出降價陰影,擴容一觸即發
 輔酶Q10 2007-01-01 10:00:00

     在2005年、2006這短短兩年時間裡,輔酶Q10(下稱CoQ10」)國際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價格高台跳水風波。據悉,我國2006年出口CoQ10的均價從每公斤2700美元猛跌至700美元,跌幅達75%以上,國內CoQ10生產商由此蒙受了重大損失。

    為何CoQ10這一國際醫藥及保健品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藥用原料正當其如日中天之時竟然會出現如此大的價格波動?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與日商在暗中操縱國際市場價格有關,因為日本至今仍為全球最大的CoQ10生產國和出口國。

  日本發掘

  CoQ10原來在國際市場上是默默無名的小產品,它之所以能走俏市場,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日本生產商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市場推介工作。

  CoQ10是一種水溶性極佳的維生素類物質,廣泛存在於人類或動物體內,尤其在心臟和胰臟里CoQ10的含量較高,研究發現其有助燃脂肪的作用。日本早在1977年即已開始生產CoQ10,當時年產量只有數百公斤,經厚生省批准其為臨床治療藥,主要適應症為「充血性心衰」以及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缺血性疾病。在過去20年裡,日本學者不斷發現,CoQ10具有不少令人感興趣的新用途,除了用作減肥食品添加劑,還有一個用途就是保持皮膚白嫩,這對年銷售額達數千億美元的國際化妝品業界頗有吸引力。

  在2001年前,CoQ10隻能作為醫藥原料銷售而且僅局限於日本一國市場,其轉機出現在2001年。經過生產商堅持不懈的請求,日本厚生省最終同意從2002年1月起將CoQ10作為食品或化妝品原料銷售。從此以後,日本CoQ10產銷量開始突飛猛進。

  市場缺口達25%

  日本鍾淵株式會社與日清制粉(現已改名為「日清製藥」)以及後來加盟的協和發酵株式會社是日本三大CoQ10生產商。前兩家企業主要利用茄尼醇法生產CoQ10,協和發酵則採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CoQ10。

  在上世紀90年代裡,CoQ10主要由日本一國生產,平均產量只有數十噸。但從2001年CoQ10被日本厚生省正式批准為藥食兼用產品以後,日本兩大CoQ10生產商的年產量開始飛速上升,日本國2003年的年產量已接近100噸,而2004年產量更高達140噸左右。有關部門估計,2006年日本CoQ10年產量可能達250噸之多。據國際醫藥業專家預測:今後3年(包括2007年在內),國際醫藥市場CoQ100原料藥年需求量將保持在400噸左右,但全球實際年產量只有300噸,市場缺口達25%。

  中國產能大增日本恐慌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開始試生產CoQ10,當年即有少量產品出口美國。與此同時,由於國際市場銷售情況看好,我國企業生產CoQ10的速度開始加快。繼西安皓天生物公司之後,浙江新昌也利用茄尼醇法成功地生產出合格的CoQ10產品並很快形成批量生產規模,年產原料約有10噸。由於此時國際市場上熱銷局面已形成,故浙江新昌的CoQ10很快在海外市場打開銷路。據悉,自2000年以來,我國先後有江蘇南通、雲南、山東濟南、浙江台州等地陸續上馬CoQ10生產線,這些地方無一例外均採用茄尼醇法半合成工藝。如果上述CoQ10生產線全部投入運營,估計2006年我國CoQ10原料藥總產量可達60~80噸之多。

  我國國內CoQ10生產的高速發展引起了日商的恐慌,因為我國的出口產品價格遠遠低於日本同類產品。一旦我國CoQ10生產線全部投產運營,勢必對日本在國際CoQ10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構成嚴重威脅,其國際市場議價能力將被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在日本企業長期努力下,CoQ10國際市場早已打開,尤其該產品的「燃燒脂肪」的新穎減肥作用在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早已深入人心,在2004年,美國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市場上CoQ10類減肥保健食品總銷售額已達5.10億美元,2005年上升至6.5億美元,去年估計有8億美元,市場年增長率高達12%。面對這一塊巨大的「蛋糕」,日本怎能放棄?

  更令人振奮的是,美國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口服CoQ10能有效消除他汀類藥物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等副作用,從而可更好地發揮他汀類藥物的降血脂作用;如將CoQ10與他汀類藥物配伍使用,既可消除後者對人體的不良副作用,又可減少脂肪積聚。這一利好消息引起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醫學界的高度重視,過去兩年來,美國CoQ10產品銷售開始進入井噴階段。由於供不應求,2006年美國市場上CoQ10的價格一度飆升至每公斤5000~6000美元,而且有價無貨。

  然而,由於這幾年中國向美國市場出口CoQ10的速度開始加快,日本三大CoQ10生產商開始聯手操縱國際市場價格,利用低價策略迫使中國新興CoQ10工業破產並自動退出國際市場,每公斤700美元的超低價位已使我國生產企業蒙受重大損失。據了解,在2006年裡,我國幾家CoQ10生產企業幾乎全部虧損,接著河南天方藥業、江蘇南通通聯化工公司、雲南陸良生物公司等紛紛停產以期減少企業損失,如今堅持生產的僅有浙江新昌和西安皓天兩家企業。

  全球性擴容開始

  令人欣慰的消息是,今年1月以來,國際市場上CoQ10價格已恢復到每公斤1550美元,但比起前兩年的價格仍差了一大截。

  其實,CoQ10的低價位對於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日商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既打擊了包括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等在內的CoQ10生產商,也傷及其自身的利益。所以,從長遠觀點來看,超低價銷售CoQ10的局面絕不會持久。加上今年又傳來丹麥、比利時、荷蘭、俄羅斯等歐洲國家也開始大量進口CoQ10作為減肥保健食品原料的好消息,預計今年國際市場上CoQ10的總銷量將達550噸左右。

  據了解,日本至今仍為世界最大CoQ10生產國和出口國,但其出口數量已從前幾年占國際市場的90%下降為75%。繼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之後,韓國也已成為亞洲新興的CoQ10生產國和出口國,其年產量已經超過了中國台灣而居於中國之後。

  近悉,日本最大的CoQ10生產商鍾淵公司擬將其年產量擴大至180噸,此外該公司已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新建了1家年產百噸的CoQ10原料藥廠,產品全部供應美國保健品企業使用。而我國台灣的Pharm Essentia公司已成為世界第五大CoQ10齣口商。在各大廠商摩拳擦掌之中,全球性CoQ10大擴容已成定局。

  照目前看來,CoQ10仍是一隻朝氣蓬勃的原料藥產品,儘管在今年年初經歷了價格暴跌風波,但由於該產品的新用途不斷被發現,相信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仍將保持著持續上升的銷售勢頭。

  CoQ10在西方國家已廣泛用於生產低脂(減肥)食品和飲料。在丹麥、挪威和荷蘭等乳製品出口大國,廠商甚至將CoQ10直接添加於乳酪、酸奶和牛奶等大宗乳製品里,以此增加產品的抗肥胖作用,而全球最大食品商瑞士雀巢公司已將10%CoQ10澱粉穩定劑加入到液體奶配方中,並作為新型「能量飲料」上市。

  至2005年,美國已成為已開發國家中最主要的CoQ10消費國,據Mintel國際諮詢公司調查,2005年美國共計開發上市257種含有CoQ10的新產品,其中包括口服液、護膚品、漱口水、牙膏等口腔衛生用品、飲料和保健食品等。在美國上市的CoQ10新品中,以護膚類產品最多,有154種;保健食品次之。有69種。美國已繼日本之後成為消耗CoQ10最多的西方國家。可見,CoQ10在食品、飲料與口腔衛生用品中的新應用必將大大提高CoQ10的年銷量。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輔酶Q10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