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廣告 資訊詳情
數位化生存 廣告化生存
 廣告 2008-01-01 08:36:00

       魏武揮
  多年以前,尼葛洛龐帝作《數位化生存》時,他充滿樂觀地寫道:「電視機與計算機螢幕的差別變得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從前所說的『大眾』傳媒正演變成個人化的雙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給』消費者,相反,人們或他們的數字勤務員將把他們所需要的信息『拿過來』並參與到創造它們的活動中。」

  但是,他顯然沒有料到,這位數字勤務員,在已經數位化生存的今天,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多大的煩惱,以及創造了多少垃圾。

  數位化的易拷貝易傳輸易展示的特性,至少已經使得IT世界變成了廣告的天堂。就連電影這項收費視頻服務,商業組織也不會放過植入廣告的機會。國內有《大腕》,國外有《變形金剛》,都是經典的電影廣告植入案例。

  數位化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產生了大規模的私隱。在沒有數位化之前,不是沒有私隱,而是不像今天那麼多。比如說,利用郵局寫信這麼個古老的動作,只要信件到手,一般情況下天下是沒有第二個副本的。但通過電子郵箱寫Email,三個月之內,必有一台伺服器上存在著副本。再比如說,現鈔交易是找不到一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的,但信用卡消費,你的消費傾向清清楚楚。以至於當招商銀行發行一本面向其金葵花理財客戶的雜誌,當年就可以獲得數百萬的利潤,利潤哪裡來的?廣告!

  只要私隱存在,就有被盜取的可能(不存在的東西根本不可能泄露)。既然商業力量為了300%的利潤敢於上絞架,那麼,私隱泄露就永遠是不可規避的話題。

  於是,央視3.15晚會曾經曝光的那家「製造了80%的垃圾簡訊」公司就變得不那麼奇怪了。我們在享受隨時隨地通信息的便利的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私隱被盜取的可能。

  人們在痛斥這家公司之時,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另外一家公司,而那家公司,正在努力地成為一家廣告公司。

  3月上旬,這家公司負責北美廣告和商業部門的負責人Tim Armstrong說:「我們有一個長期的目標就是希望將全球所有廣告商的廣告資產放到我們的系統中來,這一目標確實是我們一直追求的。」

  3月11日,這家公司以31.8億美金鯨吞著名的廣告公司 DoubleClick的併購案經歐盟審核以及調查,在延宕了將近一年後,正式獲得了European Commission(歐盟執行委員會)的同意。

  3月14日,網絡全盛時期的華爾街分析師、現在經營Silicon Alley Insider研究公司的Henry Blodget發表一篇報告稱,2007年這家公司美國網站的收入比2006年增加了大約20億美元,是所有離線廣告媒體公司合在一起的廣告收入增長數額的一倍。

  而這位未來的廣告巨頭,原來卻是做網絡搜索服務的——Google.com。這家全球知名的搜索服務提供商,最終,將徹底蛻變為一家強大得前無古人的廣告商。而由於Google如此強大的地位,將會使得整個IT世界布滿了廣告。事實上,靠賣軟體起家稱霸的微軟,也不得不走上這條道路,在以60億美金收購了主要幫助品牌客戶策劃和實施基於網際網路的廣告活動的aquantive之後(這也是微軟史上最大的一起併購),經18個月的洽談,446億美元邀約收購雅虎以期後有來者。據說,這項併購目前已經取得了些許進展。

  這些IT巨頭們,紛紛劍指「廣告」業,而當代廣告的命脈便在於「精準式投放」。既然要做到精準式,獲取用戶私隱信息將是最好的廣告營銷模式。

  於是,我們,註定將生活在一個廣告環伺的世界。

  而這些廣告,是垃圾或者不是,則完全取決於那些獨裁式公司的統治者們的良心:Don』t be evil。

  廣告化生存,我們,無能為力。

  (作者系BlogBus.com營運長)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廣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