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美國爆發了次級貸款危機,這不僅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更波及到了眾多行業,其中紡織業是受其影響最重要的行業之一。
從2007年出口數據來看,我國對美國紡織服裝出口額占到總出口額的14.3%,到歐盟、日本及其他國家的出口占了其他的大部分。但實際上,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實體,他的經濟在某種程度上的蕭條,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依賴於美國市場的其他國家。
其中,歐盟、日本這些與美國經濟緊密相連的經濟實體在一定程度上頗受影響。據最近資料顯示,日本2007年GDP增長僅為1.5%。這些經濟的影響勢必同樣涉及到紡織業。
據統計,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有13萬家,僅服裝企業就有8萬家左右,而這些服裝企業一年的生產能力大約為600億件,2007年全年出口額達到了1600億美元。從紡織產品的原材料產地到生產企業,再到流通銷售區域,上下游產業鏈所涉及到的從業人口總數大約為1.7億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出口國早已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但是,在中國紡織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行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瓶頸:人民幣升值、美國次貸危機;紡織品原材料上漲,服裝類產品價格卻在下降;用工難、用地難等問題日益凸顯;盲目生產過剩、紡織品庫存加劇;同質化競爭等,這些問題與矛盾正在嚴重地阻礙著中國紡織業前進的步伐。
2008這一年或將成為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大考之年。
人民幣升值 美國次貸危機盡顯
今年前兩個月的數據統計正驗證了這一點。海關數據顯示,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149.84億美元,增長25.21%,其中,紡織品出口55.75億美元,服裝出口94.09億美元,分別增長33.63%和 20.71%;2月,紡織品服裝出口額102.88億美元,下降8.5%;其中紡織品出口37.94億美元,同比下降0.71%;服裝出口64.94億美元,同比下降12.5%。
商務部最新消息,根據美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OTEXA)統計,1 月,美從中國進口紡織服裝16.6億件,同比下降3.1%,金額25.9億美元,同比下降7.7%。我國紡織品在美總進口數量中所占份額從去年同期的 39.9%上升到今年的40.2%,在總進口金額中所占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5.3%下降到今年的33.9%。這已經是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負增長。
有專家表示,受其次級貸款危機的影響,將從幾個方面對中國紡織品的出口產生影響:美國經濟的衰退會影響到消費水平的下降,紡織品作為美國一個重要的消費部分,自然受到影響;最近受其影響,美國加大了對本國貿易保護措施,從而減弱了中國的紡織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受美國經濟影響的日本、歐盟等國的經濟受到影響,這些國家對中國紡織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2007年,有相關部門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行業銷售利潤率將下降1%-4%。儘管數據的說服力有限,但利潤空間的壓縮已經確確實實地擺在了企業的面前。
如果說美國的次級貸款危機引發了全球對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到了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消費,從而影響了我國紡織品出口,那麼人民幣的加速升值無疑更壓縮了紡織服裝出口的利潤空間,好比在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2007年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7.3046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 6.9%。而今年人民幣升值更加快了速度。截至3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0815,連續第三天創出匯率改革以來的新高,自匯改以來已經累計升值14.52%,今年內已升值3.15%。
「不要小看人民幣的這點變化,這可是我們出口的大部分利潤呀。」一位福建從事加工出口為主的企業負責人說,人民幣升值與美元貶值之間,出口企業的利潤已經沒有多少了。
數據顯示,我國紡織行業整體平均利潤率是3.9%,再加上出口退稅有所降低,人民幣升值必將使紡織服裝企業本來就不大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