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聲勢浩大的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浪潮中,政府應該如何找准其恰當的角色定位,推動佛山陶瓷業的科學發展呢?以下五個方面值得重視:
第一,進一步提升佛山陶瓷企業的科技水平。經過多年的發展,佛山陶瓷業已經甩掉了「低、亂、差」的落後帽子,諸多陶瓷企業都開始充分認識到科技在陶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換句話說,以科技進步來帶動企業的發展,以優異的產品質量來吸引顧客,已經成為佛山陶瓷企業的共識。在這一背景下,佛山政府所需要著力做到的是,從更高層面上為企業搭建科技平台,提供公共的科技服務,以更好地推進企業的良性發展。2010年10月,佛山市政府與中科院簽約了包括陶瓷業在內的6個行業的研發中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它標誌著以傳統產業為工業基礎的佛山,正通過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服務業與製造業配套,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推動傳統產業向高新化、高端化轉型。
第二,進一步加強環保監管。佛山市的發展與佛山陶瓷業的發展可謂緊密相聯。一方面,陶瓷產業為佛山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傳統陶瓷行業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資源消耗、運輸量巨大的行業,佛山為此也付出了資源、能源、環境代價。在全球氣候日益變暖、中國節能減排壓力巨大、老百姓對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渴望之情十分強烈的背景下,傳統的佛山陶瓷業發展之路已經到了盡頭。地方政府需要扶持地方產業、尤其是支柱型產業的發展,但是任何產業的發展都必須要順應時代的潮流。逆潮流而動的產業是沒有前途的,也不是地方政府應該動用公共資源來支持的。恰恰相反,佛山政府有關部門對於達不到環保要求的陶瓷企業應該嚴厲執法,絕不姑息遷就;對那些負有社會責任的陶瓷企業大加嘉獎,推動陶瓷企業的產業升級。
第三,進一步打造「泛陶瓷商業生態圈」。當今世界,地球日益變平,國際化開始滲入到每一個角落,單純以生產製造為主的陶瓷企業在佛山的生存空間將會日益變窄。根據佛山的城市定位,陶瓷企業必須要在「泛陶瓷商業生態圈」中找到自己的利基之地,與相關企業既合作、又競爭,以求共同發展。這一「泛陶瓷商業生態圈」中既應該包括陶瓷原材料企業、陶瓷生產企業、陶瓷銷售企業、陶瓷終端用戶、陶瓷物流企業等縱向產業鏈企業,也應該包括陶瓷技術研發企業、陶瓷機電產品企業、陶瓷文化企業、陶瓷展會企業等橫向相關企業。佛山政府需要以多種方式,引導佛山陶瓷走上以技術創新、總部經濟、營銷策劃、文化信息、會展物流、為核心內容的新陶瓷產業格局,這將更適應佛山社會經濟的科學發展。
第四,進一步利用佛山的陶瓷資源稟賦。佛山有得天獨厚的陶瓷資源,有多年精心打造的產業集群,有積澱深厚的陶瓷文化,有敢闖敢幹的管理精英,更有一批在陶瓷行業摸爬滾打數年的熟練工人。在產業轉移的背景下,切忌粗暴地將陶瓷業界定為落後產業,簡單地一轉了之。事實上,佛山的這些陶瓷資源稟賦不僅價值頗豐,而且稀缺難尋、難以替代,在別的地區看來也許都是寶貝。顯然,把「髒水」和「孩子」一起潑掉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政府應該盡一切努力,挖掘這些陶瓷資源的可貴价值,堅持「佛山製造」不動搖,走出一條良性發展之路。
第五,進一步改進政府職能部門服務水平。轉變政府職能,改進政府服務水平的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了,佛山政府部門的服務水平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但是,在筆者與佛山陶瓷企業家的接觸中,總還是可以聽到對政府部門辦事作風、服務水平的種種褒貶。誠然,佛山分布著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家陶瓷製造企業和配套企業,它們與工商、稅務、消防、質檢、環保、衛生防疫、人事、公安等多個政府部門打交道,要想每一件事情都盡善盡美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些部門互相推諉、拖拉搪塞的現象還是存在的。一方政府,只有真正做到勤政為民,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企業是經濟社會的細胞,細胞的生存質量決定了機體能否健康發展。在當今中國,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還離不開政府的引導。佛山陶瓷業正處於關鍵的轉型路口,佛山政府應當順勢而為,為企業的持續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也為佛山市的科學發展鋪平道路。
陶瓷,因其歷史悠久、做工精細深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也因其Chi-na的英譯,國人對它更是懷著一種別樣的情愫。然而,近年來,歷史悠久、基礎雄厚的中國陶瓷業面臨了全球產業轉移大潮和國際化大分工的重大機遇和嚴峻挑戰,佛山陶瓷業也未能倖免。國際政治經濟風雲變幻,人民幣持續升值,出口優惠政策緊縮,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勞動力成本節節攀升,環保政策日趨嚴厲……這諸多因素為佛山陶瓷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似乎框定了一個較為嚴酷的外部環境。在產業轉移、產業升級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的背景下,佛山陶瓷企業是沒有任何退路可走的,節能化、品牌化、國際化、高端化的發展思路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