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家紡 資訊詳情
家紡業市場發展形勢分析
 家紡業 2011-01-01 16:37:00


    2011年1月份開始,國際市場棉價走高,導致國內市場棉花價格繼續上漲。棉花價格自2010年年初開始上漲,10月份左右達到最高值,之後受國家拋售儲備棉等調控政策影響,開始回落,上個月降至谷底,為2.6萬元/噸左右。如今新疆皮棉(採摘下的棉花為籽棉,皮棉由籽棉粗加工而來)的售價已達到3.3萬-3.4萬元/噸左右,大半個月的時間漲了30%。

    從2010年開始,棉花價格經歷了先漲後跌的態勢,2011年棉花價格又大幅上揚,使紡織企業措手不及。隨著經營壓力加大,家紡行業面臨重新洗牌,部分中小家紡企業將可能倒閉,而競爭優勢更加向大規模家紡企業傾斜,這些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利潤空間較大,消化成本的能力也比較強

    兩大主因

    棉花價格一路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通貨膨脹影響大宗商品價格。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11年1月份CPI數據同比上漲4.9%。考慮到官方重新調整了CPI權重比例,當前CPI仍處於較高位置,也顯示了市場通脹預期仍在,大宗商品價格將持續高位。

    另一方面是2010年國內棉花大面積減產、致使供應緊張。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國內棉花產量較 2010年下跌了14.6%至570萬噸。而當年中國棉花全年進口量就達到了284萬噸,占全年棉花產量的50%,與2009年同比上升了86%。國內棉花對外依存度超過30%。

    中國棉花信息網的最新報價:山東、河北等地的皮棉售價在3.1萬—3.3萬元/噸左右,該價格已基本和2010年10月份時的棉價持平。

    分析人士表示,由於2010年棉花大面積減產,國際棉花供給不足,所以供需緊張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通貨膨脹等因素對於此次價格上漲的影響也比較明顯。2011年棉花價格的大漲,將傳導到終端市場,預計2011年成品服裝價格將進一步上漲。

    最近一段時間,美棉價格也不斷上漲,棉花期貨一度上漲到2.0193美元/磅,創下歷史新高。而國內棉花期貨與美棉價格相關性係數約在0.956,隨著美棉價格大漲,國內期貨棉花價格也跟風上漲。

    據美國農業部預計,201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為2514.8萬噸,消費量為2538.7萬噸,加上上年度370萬噸的缺口,2011年棉花供應相當緊張。同時國內對棉花的需求在增加,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2010年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幅超25%,直接帶動下游紡企棉花需求快速增加。同時,2010年我國棉花遭受低溫、連續強降雨等災害天氣,質量和產量均受到影響。

    在美國棉花連續上漲並創新高帶動下,國內棉花期貨價格同樣繼續上漲並創新高。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棉花期貨開盤後繼續小幅震盪上漲,最高至34870元/噸,創下歷史新高,隨後有所回落,但持倉繼續增加。

    現貨市場上,棉花價格同樣漲勢迅猛,新疆棉由上周的31000元/噸上漲至33000元/噸,皮棉(即除去棉籽的棉纖維)市場整體上漲都在1500元-2000元/噸。

    下游企業受壓

    從2010年開始,棉花價格經歷了先漲後跌的態勢,2011年棉花價格又大幅上揚,使紡織企業措手不及。受棉花價格影響,新一輪原材料價格延續上漲,下游紡織服裝企業壓力加大,尤其是家紡企業,普遍對2011年行情比較悲觀。

    受原材料價格的影響,不少紡織企業於春節之後開始提價。分析人士指出,家紡行業有一個規律,一遇到通貨膨脹時期,消費者通常會縮減對家紡的消費。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影響,將有可能波及到同房地產有密切關係的家紡行業,2011年形勢不容樂觀。

    此外,對於紡織行業而言,2011年伊始,「用工荒」致使企業人工成本大幅增加,再加上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使紡織企業壓力不小。

    行業專家表示,隨著經營壓力加大,家紡行業面臨重新洗牌,部分中小家紡企業將可能倒閉,而競爭優勢更加向大規模家紡企業傾斜,這些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利潤空間較大,消化成本的能力也比較強。

    服裝價格將繼續上漲

    棉花價格的上漲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各個環節以及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棉花價格上漲也將推動替代產品如滌綸短纖等原料的價格上漲,對於紡織服裝企業而言,意味著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這將給不少企業帶來壓力,特別是對於那些成本轉嫁能力弱的企業十分不利;對於消費者而言,意味著今後在服裝方面的支出將增加。

    某服裝品牌負責人介紹,棉紗是生產棉質服裝的主要原料,但從2010年年初開始,受棉花價格上漲影響,棉紗價格就一路上漲,導致2011年春裝的價格普遍上漲了10%-20%。服裝生產企業一般都是今春訂購生產秋冬的服裝,秋冬訂購生產明年春夏的服裝,現在著手生產的是2011年的秋冬款服裝,和2010年春天時相比,秋冬裝面料價格已上漲不少,加上人力等成本的增加,因此,2011年服裝市場的整體價格恐怕會繼續看漲。

    仍有上漲空間

    中國市場棉花供給及需求的變化將對全球棉花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而目前國內供給偏緊,需求旺盛的基本面因素又對棉價有較強的推動作用;國際市場上,印度、美國等棉花主產國產量、庫存量較低,出口受限制,也將促使國際棉價走高。

    業內專家預測,距9月份新棉上市還有6個多月的時間,今後幾個月棉價還有上升空間。4月中旬就要種植棉花,棉價上揚,對提高農民的植棉積極性十分有利。

    業內人士表示,在美棉期貨連創新高的情況下,進口棉到港價大幅上漲,截至2月17日,進口棉價格指數為225.04美分/磅,折1%關稅37506元/噸;折滑准稅37781元/噸,遠遠高於國內同級別現貨價格,所以我國自產棉花現貨價格後期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家紡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