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服裝 資訊詳情
紡織服裝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舉措
 紡織服裝業 2011-01-01 16:32:00

    紡織服裝業是中國傳統優勢產業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柱產業,多年來為國家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貢獻了數值龐大的外匯儲備。談到傳統產業再造前景,高德康說:「我們這一代人用心血和汗水在國際市場上掙得中國製造『質優價廉』的口碑,今天我們迎來了與幾十年前日本、韓國產業再造同樣的困境。我們的困難不比他們當年惡劣,條件卻比他們充裕,沒有理由做得比他們差。傳統產業再造如同鯉魚跳龍門,跨過這道坎,未來中國製造也可以成為『先進位造、價值體現』的代名詞。

    隨著兩會的召開,「兩化融合」伴隨傳統產業再造升級這一話題成為焦點。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團董事長高德康在談及傳統產業的市場競爭時認為,傳統產業應以工業化為目的進行信息化操作,而對於傳統產業中的服裝製造業而言,已不能再僅定位於基礎製造業,「在產業價值鏈低端泥淖中廝混」,而是應該向高附加值、高品質的價值創造邁進。

    高德康眼中的中國服裝業已進入「快時尚」時代,對這樣一個傳統產業來說,信息化是工具,工業化是目的,不能單純為信息化而信息化,要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對物流和產品營銷模式實現科學化管理,提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快速反應和應對能力」。

    他認為,加快「兩化融合」建設,建立快速反應供應鏈是促進紡織服裝企業轉型升級、應對市場競爭與風險的必然選擇,也是全行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舉措。

    談到「用工荒」話題時,高德康認為,「招工難」是社會轉型期及傳統製造業改造升級過程的產物,而紡織服裝業在吸引優秀年輕人尤其是高端專業人才存在天然劣勢,可能會成為全行業未來5年發展的重大瓶頸。

    高德康表示,「現在『招工難』不意味著年輕人更好就業了,『招工難』難招的是一線普工、熟練操作工。從中長期來看,優秀的技術工人和高端人才一直緊俏,我國的就業結構矛盾依然存在,『招工難』和『就業難』將長期並存。」他坦言,由於大眾對傳統服裝製造業的刻板認識,紡織服裝業與其他新興產業相比,在吸引優秀年輕人投身從業方面存在著天然的劣勢。「人才尤其是高端專業人才不足,可能會成為全行業未來5年發展的重大瓶頸。」

    他以江蘇常熟為例,指出該市近年來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勞動力緊缺問題,「由於本地農村勞動力就業充分,紡織服裝業勞動力主要依靠外來民工,外來人員在企業員工中所占的比例在70%以上。隨著常熟新興產業的發展,本來就是微利的服裝業承受了更多勞動力緊缺、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等壓力。」他說,農民工的候鳥式流動,也不利於服裝業向更高水平轉型升級。

    談到如何應對這一問題,高德康認為「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傳統產業轉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由之路」,但他同時指出,未來5年實現中國製造業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有序轉移,也需要產業承接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應適當降低落戶企業的用地價格,降低落戶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強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以滿足落戶企業的用工需求。」

    同時,高德康十分認可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的必要性,他指出,「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國紡織服裝業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服裝業不僅是基礎製造業,更具有時尚創意的基因。中國服裝不能在產業價值鏈低端泥淖中廝混了,我們應努力從低層次、低品質的產量取勝向高附加值、高品質的價值創造邁進。」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紡織服裝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