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毛皮服裝 資訊詳情
製革行業拿出變革的信心和勇氣來
 製革 2011-01-01 15:22:00

    現實也是殘酷的,當寒潮突然襲來之時,勇於變革者能夠逆風飛揚,保守自滿者則欲哭無淚。08年以來,皮革業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內銷企業,尤其是那些走時尚化、品牌化道路的企業,受金融風暴的衝擊明顯小於外銷企業;在外銷企業中,走高端道路的企業受到的衝擊明顯小於低端企業。這給行業一個啟示,要真正實現振興,就必須正視現實,對舊的發展模式進行深入反思,拿出變革的信心和勇氣來!

    實施「走出去」戰略

    3月10日,烏茲別克斯坦皮革和鞋類協會副主席Abduvakhabov先生拜訪中國皮革協會,就兩國業內進行交流和合作事宜進行了溝通。

    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腹地,與5個國家接壤,地理位置優越。該國製鞋業具有一定的基礎,前蘇聯時期建設的鞋廠產能在每年5000萬雙左右;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價格低廉;皮革、鞋類配件進口零關稅;烏茲別克斯坦皮革和鞋類協會為行業爭取到除普遍優惠外的額外優惠政策;中小企業產品銷售時免除多項稅賦;具有一定的生皮資源,年產羊皮700萬張,牛皮150萬張,其中30%用於出口。

    根據烏茲別克斯坦皮革和鞋類協會數據,該國人口2800萬,鞋類年需求為5000萬雙,國內產能為1500萬雙,缺口很大。為了做大做強制鞋行業,烏茲別克斯坦皮革和鞋類協會希望與中國業界加強合作,從中國進口更多皮革和製鞋原材料,進口製鞋設備,吸引更多的中國企業到該國進行投資。

    中烏合資鵬盛工業園是中國企業走進烏的範例,該園區由由溫州甌海南龍製革廠牽頭,以製革、製鞋、箱包為主,園區占地500畝,2009年達成投資意向,目前鐵路專用線、天然氣、供電等基礎設施已經齊備,陸續有更多企業正在入駐。

    根據中國皮革協會數據,中國2010年出口到該國的鞋類數量為80萬雙,未來增長潛力很大。鑑於烏地理位置優勢及與周邊國家進出口優惠政策,中國企業到該國投資不但可以開拓烏市場,實現產品輸出到資本輸出轉變,而且可以規避出口到第三國的貿易摩擦,開拓更大國際市場,實現互利共贏。中國皮革協會建議烏髮展製鞋行業同時注意從中國的製鞋人才引進,在加工、品牌等多方面進行合作。烏協會將考慮在2011年9月6日舉行的中國國際鞋類展上召開投資洽談會,考慮組織烏國內鞋類貿易商參加中國國際鞋類展。

    製革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各類市場都將取得大量的增長。中國製革市場未來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行業洗牌使得實力製革企業更加強大。國內的製革企業也開始突顯出來,有實力的製革企業開始收購競爭對手,從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行業進一步集中,製革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因此,中國製革企業是時候走出去了。

    是變革的時候了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政府對皮革業也出台了包括提高出口退稅率在內的刺激措施。這些舉措可以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策,但並不意味著政府繼續鼓勵簡單的出口創匯。國務院通過的《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將皮革等十大行業列為輕工業振興重點。規劃要求,到2010年,使輕工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取得明顯成效。毫無疑問,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才是中國皮革產業擺脫被動局面的根本出路。換句話說,是變革的時候了!應該說,「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並非新名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少業內人士覺得這只是一句口號——也難怪他們,既然原有的模式能夠順利地賺到錢,又何必那麼著急地進行自我否定呢。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製革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