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牆體保溫市場上,防火性能達到B1級的企業寥寥無幾,達到A級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且多為日本三菱、德國阿魯克邦、德國可耐福等國外巨鱷,其價格令多數開發企業望而卻步。例如,德國阿魯克邦的A2級鋁板售價500元/平方米,比國內同類企業B級鋁板價格高出5~10倍。
而國內企業所研發的A2級鋁板雖然售價為200元/平方米,但相對B級產品價格也高出3~5倍。而且這些創新產品需經國家多個檢測部門多項審核、查新,其時間成本亦使開發(文章來源環球聚氨酯網)企業無奈棄之。而增加防火隔離帶的硬性規定,也增加了新的成本,每增加一層防火隔離帶,將多花費幾十至幾百元不等。國的外牆外保溫企業應大力加強防火基礎研究,加快牆體保溫行業技術創新,儘早研發出防火級別更高,且能夠形成產業化規模,價格易於市場接受,既節約資源,又可重複利用的低碳類新產品、新技術,以應對行業洗牌。
1)酚醛樹酯板
與國外產品相比,受生產技術的制約,國產的酚醋樹酯板表面強度非常低,不利於保證其粘結的可靠性。而且酚醛板又比較脆、易粉化等。不利於外保溫體系的抗裂性。高層若採用錨栓,將會破壞酚醛泡沫板的整體性,目前未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法。更為重要的是國內酚醛保溫板配套施工技術尚不成熟,且沒有足夠的工程案例證明其安全可靠性。
也許還有別的防火保溫材料,但我們在對其應用於外牆外保溫體系時,應注意外牆外保溫體系之所以稱「體系」,是因為外牆外保溫既要達到建築節能要求,又必須考慮保溫體系材料的匹配性,其粘結的牢固性、防護面層的抗裂性、保溫體系的耐久性等。從以上各材料的性能對比性可以看出,有的材料不能用於外保溫體系,有的受生產技術水平的影響還不適合用於外保溫體系,而這些問題同樣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換句話說,雖然目前國內存在燃燒性能達到A級防火要求的材料,但其仍不能廣泛用於外牆外保溫體系。
2)岩棉板
岩棉板是目前最可能既滿足防火要求,又滿足節能要求的保溫材料,在德國乃至歐洲有少量特殊要求的工程中被採用。但目前我國應用岩棉於外牆保溫系統存在著諸多問題:
(1)對人體危害:雖然岩棉的防火性能可達A級,但因其對人體危害嚴重,存在著致癌問題,部分已開發國家對岩棉的使用進行了嚴格限制,長期吸入岩棉塵可導致支氣管內膜炎和肺氣腫,接觸性皮炎等症狀。從產業人員健康方面考慮,應嚴格限制使用。
(2)性價比:每立方米岩棉板造價遠高於市場同類保溫建材,考慮到我國建築節能改造對保溫材料的巨大用量,因此,岩棉的價位同樣不利於市場大面積推廣使用。
(3)量產化:岩棉是礦物棉的一種,本身資源有限,根據專委會統計2010年,我國岩棉及其製品產量為86萬噸,其中用於建築領域的岩棉數量不足10萬噸,整體竣工面積不足30萬平米,並且岩棉生產線投產周期長,一般國內一個岩棉廠從建廠到運行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因此,岩棉外保溫使用量遠遠無法滿足目前我國建築節能的要求。
(4)國產岩棉技術缺陷:國產「岩棉板」的性能較國外產品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抗拉強度及吸水率方面,而這兩項指標正是限制岩制板應用於外牆外保溫系統很關鍵的指標。
(5)耗能巨大:岩棉生產需對原材料進行重熔、纖維化,這一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並消耗大量能源,屬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同我國節能減排的整體發展態勢不符。
影響這兩項指標的原因在於纖維質量、粘結劑的含量與防水助劑,也和生產設備及工藝條件相關。由於岩棉的憎水性,其應用於外牆保溫中極易形成空腔,粉化,從而達不到應有的保溫效果,因此,即使岩棉在國外有成功的經驗,但限於(文章來源環球聚氨酯網)國內岩棉板的質量,目前仍然無法廣泛應用於外牆外保溫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