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啤酒 資訊詳情
提升創新能力是我國啤酒裝備業的重點
 啤酒裝備業 2011-01-01 09:08:43

中國啤酒裝備製造業是伴隨中國啤酒工業的迅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我國相當多的大啤酒生產集團,乃至一些中小企業還在大量進口國外設備,主要原因是國產設備特別是關鍵設備的性能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許多啤酒裝備生產企業即使引進國外的技術、理念,但尚沒有徹底超越模仿的層次。目前,我國啤酒裝備製造業已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裝備製造體系:從原材料貯存、精選、輸送、處理到啤酒的生產加工、過濾分離、灌裝、貼標(套標)、干包裝;從生產過程控制、在線檢測、消毒殺菌、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到PET瓶吹瓶、容器加工、工程安裝及配套服務,中國製造的啤酒裝備已能基本滿足中國啤酒生產企業的需要,並開始進入國際市場,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感到欣慰。  
  
  應走特色發展之路
  
  目前,我國啤酒工業正處於產量增長速度快,品質要求不斷提升的階段。啤酒設備製造業應結合行業發展規律和特點,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啤酒機械裝備現代化的產業裝備體系。
  
  加快10萬噸裝備規模生產廠的主體裝備建設是當務之急。2000年前,全國800多個啤酒生產工廠中,10萬~20萬噸啤酒生產廠26個,合計產量約350萬噸;5萬~10萬噸啤酒生產廠60個,合計產量約420萬噸;5萬噸以下啤酒生產廠共104個,合計產量1383萬噸。當時,5萬噸左右規模的生產廠是我國啤酒生產主體。隨著市場的調節,目前,我國啤酒業還有250餘家公司500多個生產工廠,目前及今後一個時期,隨著競爭形勢的需要,單廠10萬噸以上的生產廠將直接左右著我國啤酒業的發展,因此,加快10萬噸裝備規模生產廠的主體裝備建設,是啤酒設備製造企業目前和今後的當務之急。
  
  提高國內裝備工程化配套水平。目前,國內裝備工程化配套程度不高,沒有形成系統性的專業指導、技改、工程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單元設備和整體配套的研發力度和研髮結構還遠不能滿足啤酒業發展的需要和市場的要求;與主體裝備配套的輔機、輔件、儀器和儀表的研製國產化生產滯後,已成為裝備工程化配套的新障礙,也是釀酒機械行業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雖然板框、濁式過濾機和精濾機處理能力明顯提升,圓盤式過濾機也已經生產,且具有國際水平。近年合資企業生產的電器控制系統、儀器儀表及閥門等生產線的配套件和標準件質量水平已能替代進口水平,但一些高精度的定量泵、閥仍需進口。
  
  提高國內裝備技術水平是實現啤酒機械裝備現代化的根本途徑。
  
  無論是啤酒工業眼前的發展,亦或是啤酒設備製造企業的當前需要,還是國家啤酒業發展技術的長期利益,都要求大力推進啤酒裝備國產化進程,即消化吸收———跟蹤式技術創新,已成為當前我國啤酒機械裝備現代化的戰略任務。因此,我國的啤酒裝備應與釀造工藝協調發展,力求形成具有自己工藝特點的產品品牌,輔之配套開發裝備,使之在更高水平的技術創新基礎上與機制、組織和管理創新相結合,建立裝備技術創新戰略體系。具體而言,採用和發展高新技術,如生物傳感器、固定化啤酒發酵罐、膜技術等;在計算機應用方面,開發和推廣如機械在線監測和故障診斷智能專家系統、產品質量和生產管理系統等;在改造製造業企業方面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開發機制,解決我國裝備技術與國外長期存在的新產品少、開發周期長的差距。
  
  另外,未來,我國啤酒生產將向品種多樣化方向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生產裝備的技術水平,推廣採用新技術,如膜分離技術、冷殺菌技術、微孔過濾技術、帶電子液位控制的電磁灌裝閥技術及聲、光、電、磁檢測技術的應用,要提高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和自動化控制水平,今後還應加強目前缺門短項的單機如濃縮、殺菌、香味回收設備等新產品的開發,加快新技術的應用,提高生產能力,提高運行可靠性和自控技術。

    不足之處顯而亦見
  
  就我國啤酒裝備而言,上世紀60~70年代只有少數幾家企業生產,到上世紀80年代發展到幾十家,但其製造水平、設備性能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從1987年開始,我國從西歐、東歐、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進口了200多條灌裝線,國內設備製造企業通過多年努力,對國外技術進行消化吸收,並逐步實現國產化,到上世紀90年代已能提供成套的啤酒加工設備。特別是國內生產的3.6萬瓶/h和4萬瓶/h的啤酒灌裝線、48000瓶/h的貼標機、600罐/min易拉罐生產線等都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但我國啤酒加工設備與國外先進水平仍然存在著差距,正是由於生產裝備的落後,我國啤酒生產在水耗、電耗、能耗指標方面遠遠落後於國外先進水平,平均能耗高3~5倍,水耗高1~8倍。
  
  以啤酒灌裝成套設備為例,其是在上世紀80年代引進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對起點較高。目前2.5萬瓶/h以下的灌裝成套設備的性能參數基本可以滿足國內用戶的要求,但在自動控制水平、可靠性、質量方面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如同樣能力的機型,其瓶損和酒損率為2%~3%,而國外先進指標為0.5%;在灌裝閥的研製方面,國內更遠遠落在已開發國家後面,其洗瓶、殺菌的能耗比國外先進機型高好幾倍。因此,今後我國啤酒灌裝成套設備的發展方向在提高2.5萬瓶/h以下設備的性能水平和可靠性,發展二次預真空灌裝技術,提高機電一體化水平和新技術應用水平的同時,應重點發展3.6萬瓶/h以上的成套設備,以滿足市場發展需要,特別是應該加速開發高速線的輸瓶技術和各種在線檢測技術以及電磁灌裝閥技術。
  
  就啤酒釀造設備而言,目前,國產啤酒釀造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大米、麥芽粉碎機的粉碎效果不理想,大米粉碎不細、不均勻,影響糊化效果,使得出酒率較低。過濾槽由於製作的技術水平問題,過濾效果和過濾效率不好,制約了糖化的生產率和麥汁質量。煮沸鍋清洗困難,內加熱器易結焦,影響煮沸效果,無熱能回收系統。各類容器內壁粗糙度達不到要求,有死角,CIP無自動清洗裝置,檢測達不到食品衛生的無菌生產要求。
  
  國產啤酒包裝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灌裝過程中酒的增氧量較大,純生啤酒的灌裝設備運行不穩定。貼標機與德國克朗斯設備比較故障率較高。皺標、碎標、歪標、漏標現象時常出現。國內洗瓶機清洗帶鋁箔的啤酒瓶時洗淨率低,清除廢標效果不好。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