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服裝 資訊詳情
服裝業競爭趨勢愈演愈烈
 服裝業 2011-01-01 10:27:46

  中國服裝業目前的問題是需要更多品牌時裝企業,逐步發展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時裝業,形成具備國際號召力的時裝品牌。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們應該備加珍惜這些剛剛走上正軌的時裝企業,讓他們既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又能得到行業的認可。

  一些有遠見的中國企業家看到了這個機會,在過去的十多年中努力學習歐洲同行,逐漸將資金與精力的投入從工廠、土地和設備轉向人才、設計與創新。相較於上世紀90年代成名的中國成衣企業,品牌企業具有以下4個共同特點:其領導者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其團隊的文化程度較高;基本處於一線城市,沒有自己的生產能力,主要資金投入到產品開發與銷售網絡;從事女裝這種需要較高設計含量的行業;基本不做電視廣告,但營銷投入卻不少。漸漸地,他們的產品風格開始得到市場的認可,形成了穩定的忠實顧客群體,產品毛利也穩步提高,這讓他們更加有資本使用世界頂級面料、騁用國際著名設計師,在產品設計開發與品牌時尚形象方面增加投入。在這些企業中,有很多來自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韓國或日本的設計師,來自巴黎、米蘭等地的世界級著名設計師的身影也越來越多。

  當我們看到這批成功將自己的品牌推向市場、並贏得較高回報的時裝企業時,千萬不要以成衣產業的標準來衡量其產品售價。中國時尚消費者需要有品位的、適合需求的、有價值的高級時裝,特別是需要有每季按國際時尚潮流規律推出的產品,並有足夠選擇餘地的品牌時裝。一旦我們的時裝企業每季能提供兩三百款符合世界潮流的時裝,既符合中國人的身材特點與皮膚及發色,又能充分展示中國中產階級所需要的價值感,消費者怎能不心甘情願地埋單呢?這就是時裝業,這就是一個可以讓消費者忘掉成本的時裝業,在這個時裝業態的價格構成中,成衣業的「物理成本」概念(面料成本與加工成本)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以,有些人自然「看不懂」這個價格了。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