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有關人士盧建新說,隨著全球貿易競爭的日趨激烈,質量已成為競爭焦點,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世界各國關注的問題。我國積極採用國際先進標準,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及質量制高點和主動權,著力技術攻關,有效應對貿易壁壘,實現了企業新跨越。同時大力加強產品研發和轉型升級,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競爭力。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電子商務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創新、轉型和綜合實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盧建新還表示,紡織服裝行業分散在我國的各個地區和產業集聚區,行業電子商務的深層次應用,無疑將是這些企業、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和助推器。
在11月24日舉辦的「賽萊雅」杯中國新勢力2011年度紡織服裝行業十大評選活動揭曉大會上,有關專家指出,推進自主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必須結合國情、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效益型道路。質量已成為中國服裝走向國際的競爭焦點。
2011年以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棉花等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人民幣升值、金融政策緊縮、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通過積極應對市場風險、主動轉變發展方式,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但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也受到了歐債危機、美債危機等因素影響,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復甦乏力,居民消費意願不強,同時,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國內各種生產成本持續上漲,使我國紡織品服裝國際競爭力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