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世界上第一台
變頻器開發成功,並投入商業運行。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
交流電機變頻調速成為節約電能、改善生產工藝流程、提高產品質量、以及改善運行環境的一種主要手段。變頻器以高效率、高功率因數,以及優異的調速和啟制動性能而廣受用戶青睞,在眾多領域發揮著以下3點重要作用:
一是軟啟動功能。電機硬啟動,直接啟動電流往往是其額定電流的3-5倍,忽然增高的電流不僅增加了電機的設計生產難度,而且對電網系統容量、
輸配電設施造成嚴重衝擊,對擋板、閥門等設備的損害也極大。變頻器的作用就是改變交流電機供電的頻率和幅值,從而改變其運動磁場的周期,達到平滑控制
電動機轉速的目的。這使電機啟動電流從零開始,逐漸增加,最大值也不超過額定電流,減輕了對電網的衝擊和對供電容量的要求,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二是優化電機運行。在風機、
中央空調等系統中,傳統的供水方式是採用水塔、高位水箱、氣壓罐等設施來實現的。出水口水壓大小往往受水箱高度、儲水量等因素影響,時常發生變化,要真正實現恆壓並不容易。另外,風機、泵類等設備傳統的調速方法是靠調節出入口的擋板、閥門開度來調節給風量和給水量。當輸入功率過大時,大量能源就消耗在擋板、閥門的截流過程中,造成了浪費。這就像是人們在沒有準確核算工程量的前提下就把大大超出需求量的磚塊運上了高樓,造力和工時的浪費。如今,工程師們組合變頻器、PID調節器、
單片機、PLC等,形成一個控制系統,就可以調節水泵的輸出流量,減少無效勞動。人們只要設定泵站總管的出水壓力,設定值與反饋的實際值進行比較,其差值經過運算處理後,系統會發出控制指令,控制水泵電動機的投運台數和轉速,從而達到給水總管壓力恆定的目標。與調節閥門控制水壓相比,該系統降低了管道阻力,大大減少了截流損失的效能,而且不需要人工頻繁操作,降低了勞動強度。在中央空調、風機等系統中,變頻器也有不俗的表現。中國變頻器指出,中央空調是按照最大需要冷(熱)量再加10~20%來設計的,耗電量大,節能潛力也大。用變頻器去對中央空調
製冷壓縮機、冷凍泵、冷卻泵、
冷卻塔風扇、迴風裝置等進行調速節能控制,就可以避免過大流量和過大壓力,保證系統正常有效運行,可以節電20%~50%。又如,在「萬里長江第一隧――上海長江隧道建設過程中,建設者需要確保長約8.9公里,內徑13.7米的隧道內通風良好。為此,這個項目採用了德力西變頻器,根據用風量大小直接給定電機轉速,精準調節風量,優化了電氣設施的使用,節能達20%-45%。
三是對系統具有保護功能。在檢知系統中的異常狀態後,變頻器可以自動修正動作或者封鎖
電力半導體器件PWM控制信號,使電機自動停車,如過電流失速防止、過電流切斷、半導體冷卻風扇過熱和瞬時停電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