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用好溶劑型
膠粘劑
據某化工技術總監介紹說,皮鞋、
運動鞋90%採用膠粘工藝
製造。各種鞋用膠粘劑當中,粘外底膠最重要,膠粘性能要求最高。也是製鞋企業、膠粘劑生產企業最為關注的膠粘劑品種。目前粘外底的膠粘劑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基本上以氯丁膠、
聚氨酯膠為主。
關鍵是國內無論氯丁膠還是聚氨酯膠,溶劑型膠粘劑目前還是市場銷售的主流。
有機溶劑對橡膠、塑料材質有著良好的滲透力。國內有機溶劑使用經歷過苯、甲苯、二甲苯不同階段。這些溶劑如果措施不當,會嚴重毒害操作者和污染環境,2003年,《鞋和
箱包用膠粘劑》國家標準正式頒布實施,限制苯的使用。替代使用酮類、脂類等混合溶劑,降低毒性。此後個別不法廠商就大量使用1.2—二氯乙烷作溶劑生產膠粘劑。國標對二氯乙烷做了5%的限量規定,但這次廣州毒膠水事件中,檢測結果,那些毒膠水二氯乙烷含量達到了60%。業內不少人士認為,隨著技術進步,在修訂國標時,鑑於二氯乙烷的毒性,有關部門應該考慮禁用。也避免給不法廠商可乘之機。
膠水有毒,主要是利益在作怪。由於膠粘劑中使用溶劑的種類和品質以及溶劑的含量,會對膠粘劑的成本造成影響。因此,不法廠商出於利益考慮。選用了劣質低價的溶劑材料。所以,治理毒膠水應該從膠水生產商這一源頭抓起。林華玉表示,只要膠粘劑仍然使用有機溶劑,膠粘劑的毒性就始終難以完全去除。但把好生產和使用使兩道關口,就可以避免工人中毒。
林華玉總監指出,在產品研發和配方設計中,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選用把控
原材料,堅持不該使用的絕不使用,不明白毒副作用的絕不使用,現在市面上有些企業可能使用二氯丙烷、正己烷、甲縮醛等,存有潛在風險。
據媒體報導,廣州毒膠水事件中,病例分布的企業,多為無牌無照小作坊,空間狹小,環境密閉,通風條件差。霸力化工林華玉技術總監認為,如果廠家嚴格按照相關的職業衛生標準,加強通風,降低有機溶劑濃度,工人的健康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環保水性膠和熱熔膠應為膠粘劑發展方向
據介紹,環保水性膠採用水作為溶劑,熱熔膠作為固體膠不用溶劑,在理論上解決了毒性這一根本問題。
無溶劑反應型聚酯熱熔膠,藉助水分或熱作用進行交聯,最後達到較好的黏合強度。熱熔膠作為高性能環保膠粘劑,是國家十二五重點發展的技術。
水性聚氨酯膠相比溶劑型聚氨酯膠,無溶劑臭味,無毒,無污染,殘膠易清理,固體含量高,搬運安全方便。上世紀90年代,歐美各國環保法規日趨嚴厲,水性聚氨酯膠得到了工業化應用。
近年來,不利於我國鞋類出口的消息頻現,如歐盟實施的偶氮、鄰苯二甲酸甲酯等化學物質檢測,已經成為歐盟抵制中國鞋類產品的有力武器。歐美等地不但對鞋類產品VOC含量進行檢測,還對鞋類存放空間的殘留進行檢測,客觀上成為鞋類出口的一道技術壁壘。
當然,生產水性膠的綜合性能要求較高,比如要求固含量50%以上,耐水解等等。
針對環保水性膠目前仍未成為主流的現實,霸力化工黎瑞揚副總認為,成本不是問題,關鍵是製鞋廠家的意識。黎瑞揚分析道,溶劑型膠水80%~85%為溶劑,有效固含量不超過20%,而水性膠固含量超過50%,是溶劑型膠水的3倍。市場上水性膠的銷售價格約為溶劑膠的2~2.5倍。折算下來,水性膠不但不貴,相對還要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