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品質檢過程中,經常能檢查到印品起髒的現象。印品起髒按照形式分為兩大類:一種叫浮髒,另一種叫油髒。
浮髒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油墨乳化所致,浮髒的一種形式是以油墨的細小微粒出現,往往是比較均勻地呈現在整個印版上,另一種形式是墨輥上粘性很小的乳化墨飛濺在印版、橡皮布上,甚至直接濺在紙上。
引起浮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水墨不平衡而引起的油墨乳化,另外,還與紙張質量、水、墨輥壓力等因素有關。在多色印刷中,如果各色油墨都有浮髒,很可能是紙張問題。如果只有一色或者兩色油墨發生浮髒,是油墨或者是印版問題。起髒往往造成印刷品的大批量作廢,這種印刷質量事故必須引起操作人員的高度重視。
油髒主要是由於印版空白部分對油墨發生了感應,使之以油膩狀態呈現於印版上的一種污髒現象。它往往先起於一個小的局部,然後逐漸擴大範圍且起髒部位比較固定不容易擦去,並很快在印張上反映出來。
油髒產生的原因有:1.印版質量原因(版基不好或再生版),印版的空白部分被氧化;2.曬版時曝光時間不足、顯影液濃度太低;3.油墨的感脂性和助劑用量不當;4.印刷壓力過輕或過重;5.裝版時印版未被拉緊;6.潤版液PH值不當;7.橡皮布表面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