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基礎零部件 資訊詳情
國內緊固件與國際緊固件產品標準仍有差距
 緊固件 2012-01-01 15:56:31

  國際上緊固件產品有米制標準和英制標準兩套相對獨立的標準體系。米制標準即歐洲標準體系,以國際ISO、歐共體EN標準和法國DIN標準為主。美制標準即美洲標準體系,以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標準和美國緊固件技術協會IFI標準為主。
  
  作為緊固件第一製造大國,中國的生產企業久戰沙場,可謂歷盡艱辛,自08年入世以來來,在海外屢屢受挫,吃盡苦頭,雖小有成績,但依然無法擺脫「消化不良」、「外不敵手」的尷尬境地,關鍵問題是國際標準化戰略。
  
  具體來講,一是缺少完善的行業標準,二是作為配套件行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緊固件行業乃至企業自身定位不夠準確,換句話說與主機企業之間長期存在各自為戰,互不相關的格局狀態。這就是中國的緊固件行業始終無法突破國際壁壘,衝出世界,戰群雄的癥結所在,也是中國不敵國外品牌的最大障礙。
  
  國內緊固件自身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一直以來國內的緊固件企業對自身的定位並不是很明確,盲目生產,缺少與主機企業之間產品配套的對接與合作。可以說國內絕大多數緊固件企業的產品都只是按照統一的標準批量生產,並不關心自身產品能否滿足市場上主機產品的配套性,一味追求的是自身的出廠量,於是乎緊固件成了「萬能牌」緊固件,然而在主機配套應用上機械穩定性能也就很難保證了。
  
  與國外品牌產品相比,中國缺少的是「專一」的「奉獻精神」,說到這個問題,非常認同工程機械行業專家王長江先生提到的OEM發展模式,這個構想在緊固件行業發展中同樣適用,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五金緊固件生產企業需要聯誼主機企業,可以是一對一,甚至一對多配套生產。
  
  要想讓中國的緊固件行業征戰國際沙場,戰群雄,首先「糧草」先行,也就是行業標準的完善,與主機企業搭幫聯盟,加之自身的技術品質提升才能贏得屬於自己的一片江山。只有自主自立,創造求新,永遠站在行業的潮頭才能看到美景無限。掌握規則,才是衝鋒的利器。

  行業產品的標準存在差距
  
  拿國內的行業標準與國外進行對比,不難發現兩者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僅就五金緊固件的材料標準而言,國內的產品標準一般不規定具體的材料鋼種,只規定機械性能等級所需的化學成份要求,相比之下個別美國標準如ASTM標準就會對具體的材料鋼種進行具體的規定。由於國內沒有相對應的牌號鋼種,與國際標準不能準確對接,自然會給出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雖然國內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紛紛開發了國外緊固件標準規定的新鋼種,但這僅僅是前進過程中的一小步,國際標準有待在整個行業進行推廣與完善。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緊固件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