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零售企業公布了上半年的業績報。其中永輝超市、人人樂商業和卜蜂蓮花等29家主流
零售商中,三成企業的淨利潤增幅出現下滑。與去年相比,淨利潤下滑的零售企業大幅擴容。在2011年,多數零售企業淨利潤呈增長態勢,在55家主流零售企業中,淨利潤下降的企業只占約一成。
專家都認為,零售業的低谷仍將持續,甚至可能持續2-3年時間。統計的29家國內主流零售企業中,有9家在上半年的淨利潤增幅下降。其中,滑坡最大的是人人樂商業,降幅高達137.37%;管理層動盪不斷的卜蜂蓮花的淨利潤下滑也超過100%。市商務委日前召開的上半年商務工作總結中也透露,傳統零售業表現低迷,北京三成主要百貨店的銷售呈現負增長,其中新光天地等高端賣場的銷售增幅下滑明顯。
其實,從去年以來,居高不下的成本就成為零售企業業績增長的絆腳石。中國
連鎖經營協會對百強企業的調查顯示,去年,國內連鎖零售企業人工費用上漲26%,這對淨利潤率並不算高的零售業來說是個挑戰。同時,零售企業的租金成本漲幅也達到了10%,而且未來5年,零售業將迎來門店
租賃到期的高峰。屆時零售業還可能面對門店續租價格高導致續租失敗的風險。
關於零售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前景,商業專家們並不樂觀。他們大多表示,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在未來不會有大的增長,經濟上行將面臨不小壓力。「未來兩三年,國內零售市場不會出現強勁反彈,」黃國雄說,「價格戰、財政補貼和相關促消費政策還未發揮最大作用,在空間和時間上也沒有釋放購買力」。宋則也認為,目前的大環境整體不太好,未來兩三年可能很難改變,要把零售業的低谷做常態理解。
專家認為,轉變經營模式勢在必行,零售業可持續增長的動力一方面來自開拓新業態和新市場來提升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來自內生增長,即通過客單價提升、客流量增長和精細化管理來提高門店銷售增速。其中實現內生增長的途徑來源於高效的經營模式。中國的零售模式以聯營為主,未來需要轉向自主經營模式,以銷售毛利為主導,並選擇性地發展自有品牌以獲得持續發展才是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