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行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其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被喻之為國民經濟的「血管」與「神經」。電線電纜製造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配套行業之一。
近年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年均增長達15%以上。至2007年,整個行業工業總產值超過4000億元,已遠超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線電纜生產國。
規模的提升帶來的是利潤率的下滑。2002年,我國電纜的利潤率為12.9% ,而到2007年,利潤率降至8.56%,而到了2012年1—7月份,全國電線電纜行業的平均利潤只有4.11%。現在國內很多企業都生產電纜,企業間的競爭很激烈,行業利潤微薄,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虧本。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是這樣的利潤率還是建立在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短斤少兩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電線電纜行業製造規模在快速中提高,在粗放中發展,在非理性中擴張。而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較慢,重複建設十分嚴重,導致整個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大部分企業在中、低端市場血拚、混戰,高端市場、高端品牌失守,利潤微薄。由於電纜製造行業的准入門檻很低,在此前行業利潤較高時,很多行業外的資金紛紛投身電纜產業,各路人馬蜂擁而入,盲目投資。
在湧入的產能釋放後,行業陷入了產能過剩的泥潭。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發布的《關於促進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的指導意見》顯示,我國電線電纜總體產能嚴重過剩,普通電線電纜生產裝備利用率普遍不足40%;產業集中度不高,企業發展後勁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中低端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嚴重;行業無序過度擴張,市場競爭不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