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金融 資訊詳情
新三板開板 首日秀遭冷場
 新三板 2013-01-01 10:28:34

  16日,期待已久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北京正式登場。作為全國性場外市場運營管理機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因為它將負責管理運營高科技企業雲集的「新三板」。而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最終落戶北京,也使北交所成為繼上海、深圳之後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三極,我國證券交易所最終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報價偏高成交清淡

  不過,北交所開張首日並沒有迎來太多的「捧場客」,截止昨日下午三點,北交所全天僅有一筆成交,大地股份在6元的價位成交20萬股,成交金額120萬元。

  之前,北交所一直是每周一、三、五成交,不過本次北交所掛牌後,遊戲規則有所改變,報價的時間已經跳出之前的「一、三、五」限制,本周的前三個交易日甚至都有報價和成交。不過記者發現,雖然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有204家,但成交依舊非常清淡,本月前十五個交易日,只有12隻股票掛牌交易成功,並且這12隻股票有一半都是2元左右的低價股。

  為什麼新三板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記者發現,由於取消了新三板的漲跌幅限制,目前很多賣家報價普遍偏高,2倍甚至數倍於前一交易日的成交價格,因此才導致成交清淡。如聯飛翔,報賣價格為10.60元,而報買價格為3.46元,買賣之間價差巨大。再如綠創設備,賣家報賣價8.88元,而前一次交易平均成交價格僅為2.32元,或許是迫於賣家「泰山壓頂」的報價,截止昨日收盤仍舊沒有買家對綠創設備給出最新報價。

  估值過高流動性差

  導致新三板成交低迷的原因其實還有估值過高。目前,新三板所有企業的平均PE達到了22倍,和中小板接近,略低於創業板。「雖然估值差不多,但看業績就差得多了。」申銀萬國分析師李筱璇指出,「因為中小板和創業板在上市前都有一個最基本的盈利標準,達不到標準就不能上市;而新三板企業不需要這種硬性要求,在掛牌後業績波動大的情況就很明顯,如九恆星(430051)2012年業績虧損額最大,為1637萬元,而其2011年業績增速尚高達33%,反映出小公司較大的業績波動性。」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新三板所需要承擔的非系統性風險更大,因此投資者和機構會相當謹慎。

  此外,新三板的流動性也無法和中小板、創業板相比,以本周為例,前三個交易日總共只成交五筆,換手率低於0.1%,這樣的換手率無法和深交所動輒10%、20%以上的換手率相提並論,「在相當程度上,股票的投資價值是與其流動性相關的,既然新三板的流動性與中小板、創業板無法相比,那麼怎麼能要求在市盈率上與之相比?」李筱璇反問記者。

  帶給主板三類機會

  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也指出,一直以來,新三板成交平淡主要是由於市場範圍、投資者受限以及交易制度缺陷等原因。市場範圍方面,之前新三板只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試點,沒有擴大到全國範圍,市場規模有限;投資者方面,新三板只能由機構投資者和原始自然人股東參與,市場資金量和流動性受到較大限制;交易制度方面,新三板交易採用委託報價的方式,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只提供信息發布,不撮合成交,加之3萬股最小交易單位的限制,都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活躍程度。

  記者發現,自2012年新三板首次擴容以來,企業掛牌節奏也明顯加快。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月16日,新三板掛牌企業204家。其中,2012年新三板累計掛牌企業105家,超過以往6年總和。2013年新年伊始,又有10家企業集中掛牌,這預示著2013年新三板掛牌數量將會加速擴張。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新三板的正式掛牌,以及未來可能的擴容,給主板市場帶來三類投資機會:一是高新園區上市公司,中關村、中炬高新等近期都表現活躍;二是有新三板業務的上市券商,主要是一些大型券商,如中信證券;三是創投類公司,如魯信創投等。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新三板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