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自2013年1月7日公開徵求意見以來,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注。期間,共收到書面反饋意見48份,其中有22 份來自與通信行業相關的民營企業,6份來自行業外的民營企業,2份來自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1份來自通信企業協會,1份來自美國政府,16份來自實名或匿名網友。
從上可看出,明確表態對牌照申請感興趣的有20多家企業,據悉,在爭取「虛擬運營商」牌照主要有:一是渠道商,既包括天音等手機經銷商,也包括蘇寧、國美電器等傳統零售商;另一類是二六三等SP企業。
這其中,零售商預計占據虛擬運營商的主體,因為其在銷售渠道上有優勢。而網際網路企業將很難獲得牌照,因為三大運營商對網際網路企業的OTT業務有高度警惕心理,擔心網際網路企業利用虛擬運營商牌照銷售免費的語音及數據業務產品,衝擊三大運營商傳統的簡訊、彩信等產品。
而在如何看待轉售企業與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的合作競爭關係上,工信部也強調,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是促進我國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重要舉措。移動通信領域也是目前電信業發展最重要、最活躍的領域之一,該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有利於促進行業發展,發揮民間資本靈活、創新的優勢,滿足移動用戶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
工信部表示,在這裡,轉售企業與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只是競爭的關係,更是合作的關係,希望雙方在試點過程中逐步探索合作共贏的模式,共同將移動通信市場這塊「蛋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