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有色金屬 資訊詳情
我國鋁消費內生增長空間依舊十分廣闊
  2013-01-01 11:41:08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到,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鋁消費國,每年需消費鋁1400多萬噸,占全球消費比重約39.4%。然而,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人均用鋁仍處於較低水平,我們判斷,隨著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消費與產業升級的持續深化,長期來看,我國鋁消費內生增長空間依舊十分廣闊。

  近兩年,銅價不斷攀升,鋁價漲幅較小,銅鋁比持續上升觸及歷史新高。銅鋁比目前為3.84,過去十年均值為2.15,銅鋁比值的屢創新高,使得鋁代銅的經濟性進一步凸顯。

  鋁代銅除了金屬本身的價格優勢,因為某些性能提升而產生的成本節約同樣較為顯著。在油價依舊高企的今天,汽車輕量化的要求日漸迫切,而汽車鋁化率的提升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從資源稟賦的角度考量,鋁也應該在更多的領域予以推廣應用。全球鋁資源約270億噸,靜態儲采比約732年,而銅的全球儲采比僅34年,較之其他金屬,鋁的應用推廣不存在資源瓶頸。

  從宏觀的角度回顧歷史,近年來經濟增長與銅消費增速之間的關聯性正在減弱,銅被其他材料替代使得其消費對經濟增長敏感度下降或是一個重要因素。從銅鋁的物化性能來看,鋁也是替代銅的最佳材料,2009年,在替代銅的材料中,鋁占比約為50%。

  邏輯上的推理加上數量上的驗證,才能使得結論更加可信。根據Barcaly的研究數據,銅鋁比上升的確會降低銅消費的增速,但在不同時期,這種衝擊存在差異。1990-2000年,銅鋁比每上升0.1,則銅消費增速下滑5.44%;而到2011年預計這一個數字會回落至0.57%。

  總體來看,無論從資源充足性、經濟性等角度而言,鋁在未來將具備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鋁的應用形式是有差異的。在工業化初期,鋁更多的是以初級產品、一般加工材的形式被消費;而步入工業化成熟期,鋁的消費形式將更多體現為高端產品、精深加工材。在經濟結構轉型時期,隨著戰略性新型產業的發展,鋁的性能將被充分挖掘與開拓,其應用形式將邁向更高附加值領域。從不同國家鋁的消費結構上來看,已開發國家更多體現為在交通運輸、包裝等方面;而中國還是基礎設施建築等方面,未來向工業型材、包裝箔等領域傾斜也是大勢所趨。

  從行業層面來看,經過120多年的發展,鋁的冶煉技術基本成熟,簡單的電解鋁生產已經無法獲取更多超額利潤,目前產能過剩的局面尚未出現改變的跡象。而鋁加工企業,採用鋁價+加工費的模式,在下游需求持續景氣,具備技術優勢、規模優勢、成本優勢等高端鋁加工企業,有望在產能擴張的過程中賺取相對穩定的加工費率,從而不斷提升業績。

  長期來看,鋁作為年輕金屬,其應用領域必不斷拓寬與延伸。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人均用鋁量仍較低,隨著我國城鎮化率的進一步提升、經濟結構轉型中伴隨的消費與產業升級持續深化,我國鋁消費內生增長空間依舊十分廣闊。

  油價高位、銅鋁比創新高等因素為鋁的替代、普及與推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有望成為鋁性能提升的催化劑;而豐富的鋁資源,又使得鋁的產業化規模應用不存在資源瓶頸。

  無論從經濟增長的宏觀層面、行業演變的中觀視角、企業發展的微觀行為,都發現目前鋁產業從初級電解鋁的冶煉步入精深加工都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鋁加工產品一般以「鋁價+加工費」的方式定價,在下游需求總量與結構增量出現快速增長時,具備技術優勢、渠道優勢、成本優勢、區位優勢的公司,其加工費率不僅可以得到保障,還存在提升的可能,若疊加產能擴張因素,業績的增長將快速而顯著。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