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車輛 資訊詳情
東風標緻2013年累計完成銷量270006輛 同比增長達27%
 東風 2014-01-01 11:49:59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上周,記者從東風標緻獲悉,在2013年最後一天,該品牌以當月終端交付36332輛的最高歷史紀錄給全年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值得一提的是,308單月交付量首次破萬,達到11804輛。全年累計完成銷量270006輛,同比增長達到27%,高於市場平均增幅。

  根據東風標緻內部規劃,其今年的銷量目標將鎖定34.5萬輛。除了投放2008以及全新408等多款新產品外,東風標緻還將重點推進渠道和營銷下沉。東風標緻把2013年定位為「品牌進取年」,而2014年升級為「品牌突破年」。

  301試水區域營銷

  來自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東風標緻去年的銷量結構中,301、308和408構成的中級車產品組合貢獻最大。三款車型全年的銷量分別為5034輛、 81634輛和53264輛,占據東風標緻全年總體銷量的51.83%。值得一提的是,301自2013年11月份在廣州車展上正式公布售價上市銷售至今僅一個多月,已經實現超過5000輛的單車銷量。

  關於301上市後迅速取得市場認可的原因,相關負責人表示,內部對於301的前期銷售計劃以及推廣策略的制定等做了多方面的努力。301是東風標緻真正開始營銷下沉的第一款產品,「在301之前還沒有一款車型嘗試以區域為單位組織媒體試駕的。」而參與試駕的媒體中超過70%來自二三線及以下的市場,這是東風標緻品牌成立多年來的第一次。並且,在試駕活動過程中廠家搜集分析各地的客戶訂單情況,最後選擇了山東作為試點區域,有針對性地結合區域特色做傳播。此外,301上市時即同步宣布有一定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包括「超值置換」和「3年服務無憂計劃」。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東風標緻為301打造的保值理念,雖然沒有產品上市直接降價拉動市場那麼快的攻勢,但這一舉動既可帶動一定的銷量,還能兼顧細水長流的品牌積累。」

  因此,301算是東風標緻試水營銷下沉的探路石。上述負責人表示,2014年春節過後,301計劃在50個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進行「地毯式」用戶體驗活動,這50場試駕活動均由廠家總部牽頭,還不包括各個地區經銷商自己組織的體驗集客活動,如此高頻率的客戶滲透動作也是該品牌多年來的一大突破。

  根據東風標緻的排產計劃,今年301將進入真正的衝量年,2014年全年銷量計劃達到60000輛。

  閱讀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房地產行業市場發展格局及投資前景調查分析報告》

  布局SUV產品矩陣

  東風標緻的銷售數據顯示,除了三款中級車表現突出外,其首款SUV產品3008全年銷量共52318輛,也是可圈可點,其中對利潤貢獻更大的1.6T車型占3008全系總量的65%。

  東風標緻內部人士均認為,3008能在SUV市場裡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對品牌和經銷商而言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對於東風標緻品牌而言,3008是東風標緻「E動戰略」首款搭載全新動力總成的車型;而對於經銷商而言,這是508之後又一款能夠保證利潤的高端車型。

  據介紹,2013年東風標緻計劃加大3008的排產至57000輛。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去年前11個月,SUV產品累計銷量為271.2萬輛,同比增長達到了 49.9%。3008銷量不俗除了趕上了SUV近兩年高速增長的外部原因外,東風標緻在這款產品的賣點傳播以及輔助性的銷售政策上也有了很大進步。

  據上述東風標緻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目前積累的客戶調研結果看,3008最受好評的賣點是中控台設計以及分段式後備廂,這跟3008產品上市時傳遞的賣點吻合。「從這款產品起,東風標緻的營銷和傳播開始更貼近市場,摒棄過去經常強調的華而不實的賣點。」該負責人表示,以前廠家在很多產品的傳播思路上以「高大全」為主,實際上用戶能夠記住的賣點可能差不多就三個。

  此外,他表示,3008宣布價格的第二天,在終端已經同步實現交車,說明在上市前已做好了全面的鋪貨準備,這在東風標緻歷年銷售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記者了解到,隨著3008的熱銷,東風標緻今年還將在SUV細分領域裡布局一款定位低於3008的緊湊型SUV2008。東風標緻認為,緊湊型SUV細分領域在2014年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尤其是對於合資品牌而言。據他們內部調研的結果,目前緊湊型SUV70%以上的市場份額被本土品牌產品占領,原因是這個細分格局裡合資產品可圈可點的也就只有昂科拉和翼搏兩款,而這兩款產品占據了緊湊級SUV超過28%的市場份額,因此單一產品的生存空間很大。

  除了加速新產品投放以外,東風標緻今年還將重點深化東風標緻三年銷量翻番的「升藍計劃」中的技術升藍部分,1.2T、1.8T發動機以及STT等多項新技術也將會搭載在量產車型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東風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