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告網了解:長久以來,蘋果因忽略中低端手機市場而飽受批評,尤其是中低端手機在新興國家風頭正起的當下。蘋果把重心放在高端市場的主要原因是,iOS用戶的花費是Android用戶的十倍。儘管如此,在需求的推動下,一個生機勃勃的「廉價iPhone」市場在發展中國家赫然成形。
在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電信運營商對手機的補貼不給力,但是有不少消費者通過其它不同渠道購入非蘋果官方翻新的舊iPhone。
遍地開花的電子產品商店(往往充其量是大賣場裡面的小攤販)擔當起分銷翻新iPhone的任務。他們的目標用戶是想使用高端產品,但又囊中羞澀的消費者。除了出售翻新的iPhone外,他們也銷售Android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等。
泰國的Pantip Plaza是一個巨大的電子產品商場,裡面擠滿了無數的iPhone和其它智慧型手機的修理店、商店和轉銷商(正規或不正規的),其中也包含了三星、索尼等品牌的正規零售商。商場裡出售的產品包括PC、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印表機、數位相機,以及各類軟體(一般是盜版貨)。然而,人氣最旺的莫過於交易二手智慧型手機的商店了。
許多消費者前往這家大型商場就是為了購買一台二手智能機,比如搭載iOS 7系統的iPhone 4——系統當然是賣家自己升級的。這樣一台iPhone的售價約為4000泰銖(約合人民幣720元),這比叫價23900泰銖iPhone 5s廉價不少。不僅如此,年代更久遠的iPhone 3G在這裡也是熱門貨。在許多東南亞國家,這種情況很常見。
這樣的商場還因為能提供廉價的維修服務而廣受消費者的歡迎——在正規商店修理一部新手機的費用不菲。如果你的手機本來就是二手貨,那談不上「違反保修條款」,更不用說東南亞根本沒有蘋果官方旗艦零售店。在東南亞,正規的iPhone零售店都是轉銷商。
我們不能因此定義這些市場行是「違規」。在曼谷或其它城市溜達一圈,你就會發現這些非官方的銷售渠道讓更多人有機會融入到蘋果和三星的生態圈中——很多人無財力承擔正版iPhone或Galaxy。
同樣,我們無法具體計算這部分用戶對於蘋果有著什麼樣的價值,或他們花費多少錢購買了應用。有些用戶把買來的iPhone當作Wi-Fi設備使用,打電話和發簡訊則用功能手機。顯而易見,品牌在質量上對用戶有很強的號召力。
正如我們去年所見,蘋果在亞洲的主要目標國家是中國和日本,其它國家則任由之。在近期內,我們很可能無法看到這個政策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原因之一是其它地區消費者相對較低的購買力和缺乏電信運營商的補貼。因此,一個二手高端設備市場的崛起成為必然。
從市場份額上看,Android牢牢占據著亞洲智能設備市場的老大地位。網際網路分析平台Statcounter基於對300萬網站的分析得出的統計顯示,谷歌的系統是絕大部分亞洲國家的第一智能設備系統。
想了解手機行業(報告)相關資料請閱讀報告網的《2012-2016年中國手機行業市場調查及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