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建自貿區18個,涉及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已簽署自貿協定12個,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與東協、新加坡、巴基斯坦、紐西蘭、智利、秘魯、哥斯大黎加、冰島和瑞士的自貿協定,內地與香港、澳門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及大陸與台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除了與冰島和瑞士的自貿協定還未生效外,其餘均已實施;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6個,涉及22個國家,分別是中國與韓國、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澳大利亞和挪威的自貿談判,以及中日韓自貿區和《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RCEP)協定談判。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曾被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比喻為「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高速公路」的分帳核算業務正式開通。6月18日,央行上海總部舉行自由貿易帳戶業務啟動儀式,7家銀行與相關企業簽訂了自由貿易帳戶開立協議,5家銀行實現了開立自由貿易帳戶的功能。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1-2015年中國金融行業市場評估及發展可行性研究報告了解,在6月18日的啟動儀式上,已經通過風險合格審慎評估的中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分行、建行上海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上海銀行、交行上海分行及招行上海分行7家銀行與相關企業簽訂了自由貿易帳戶開立協議。已經驗收接入央行上海總部系統的中行、工行、建行上海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上海銀行5家銀行已實現了開立自由貿易帳戶的功能。
屠光紹此前表示,「分帳核算細則落地標誌著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是一項基礎設施,只有這個高速公路修起來,車才跑得起來」。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上海自貿區被譽為我國金融改革的試驗田,自貿區金融改革可概括為「1+4」,即一個FTA系列帳戶,加上投融資便利、人民幣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此前央行已出台四個金改方面細則,商業銀行也實施了雙向資金池、跨境支付、跨境借款等業務,但在分帳核算「圍欄」沒建立前,FTA帳戶與境內非自由貿易帳戶之間的風險滲透無法控制,上述業務資金使用往往有諸多局限。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指出,這也是分帳核算業務推出的意義所在。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由貿易帳戶的開立,是央行《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的核心內容,是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擴大金融市場開放和防範金融風險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從自由貿易帳戶業務啟動之日起,所有符合條件的區內主體和境外機構可在上海市已通過系統接入驗收的金融機構開設並使用自由貿易帳戶。區內主體以及境外機構可以通過自由貿易帳戶辦理經常和直接投資項下的跨境資金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