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通信技術通訊設備 資訊詳情
運營商多舉措提速寬帶降費 廣大網友吐槽如「雞肋」
 寬帶 2015-01-01 10:14:57

  時間稍縱即逝,2015年上半年還來不及回首,卻已經過去了。「提速降費」無疑成為上半年最熱門話題之一,在政府的連番督促下,三大運營商放出了諸多「實招」,引起了不少網友吐槽舉措如「雞肋」。對此,以下小編為您梳理上半年提速降費的諸多舉措,分析其面臨的行業難點。

提速降費

  上半年,在政府的連番督促下,三大基礎運營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速降費」,但卻有不少網友吐槽舉措如「雞肋」。例如,在漫遊費方面,小編整理髮現,雖然三大運營商先後下調國際漫遊費,但對於幾乎「零成本」的國內漫遊費卻一直「按兵不動」。此外,民營寬帶的入市,被視作寬帶資費下降的重要信號。專家指出,就目前調整力度而下,國內運營商資費整體仍存在較大的下降空間。而由於寬帶領域的天然壟斷特點,民營寬帶的入市並不足以真正撼動寬帶的價格標準。

  運營商多舉措提速降費 網友吐槽「不痛不癢」

  今年上半年,政府接連督促寬帶提速降費,要求相關部門負責人研究如何將網費與流量費降下來,實現「薄利多銷」。5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強調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高網絡速率,降低網絡資費。

  隨即,三大運營商響應提速降費。中國移動提出年底流量綜合資費同比下降超過35%,中國聯通則表示要將綜合單價降低20%以上。中國電信也承諾年底前寬帶平均接入速率提升至20M bps,價格下降35%。此外,三大運營商還將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流量共享等服務。

  雖然三大運營商資費調整力度平均達到了30%以上,但具體細化方案卻引來不少網友吐槽。如,中國移動將本地閒時流量套餐調整為10元3G。相較之前5元1G的單價有所下降,但卻有不少網友吐槽「誰會大半夜上網」,降費舉措有些「不痛不癢」。還有調查顯示,近八成的網友對運營商提速降費舉措表示不滿,稱運營商「沒誠意」。

  上半年國內漫遊費「按兵不動」 專家:仍有較大下降空間

  除流量資費下調顯得「有些雞肋」外,漫遊費的調整也引發部分網友不滿。據了解,6月15日,中國移動宣布再次下調國際漫遊費,消費者可享受「流量包天資費」的國家和地區增加至48。中國聯通也自5月起全面下調國際漫遊費,標準降至5元起,涵蓋80個國家和地區。本月1日起,中國電信下調245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流量、通話和簡訊資費。

  中新網IT頻道發現,雖然三大運營商宣布下調國際漫遊費,但對於幾乎「零成本」的國內漫遊費卻沒有採取調整措施。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內漫遊資費時運營商自身設定的計價方式,存在較大的下降空間甚至取消。」電信分析師馬繼華在接受中新網IT頻道採訪時表示:「上半年,三大運營商在落實『提速降費』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就目前調整力度而言,未來運營商資費還存在較大的下降空間。」

  馬繼華還表示:「對消費者而言,運營商資費仍有較大的下降空間。不過要讓消費者真正撈得實惠,運營商還需跨越不少障礙。首先,相關部門對於三大運營商的考核標準並沒有下降。在新用戶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三大運營商仍面臨不小的增收壓力。一味壓縮利潤空間,將會達不到相關部門的考核標準。其次,流量資費的降低勢必拉動用戶的使用需求,正如高速公路,免費會一定程度上帶來車輛的增加。而目前運營商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無法完全面臨這種挑戰。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成為流量資費下調的保障。」

  分析稱民營寬帶起補充作用 壟斷格局難破

  上半年,除了運營商下調移動流量資費外,民營寬帶的入市,也被不少網友視作寬帶價格下降的信號。日前,蘇寧雲商等四家民營企業拿到寬帶牌照。正如競爭通常伴隨價格戰,民營寬帶的入市也被視作三大運營商的競爭者,或將帶來家庭寬帶價格的下降。

  對此,馬繼華認為,寬帶這一領域有著天然的壟斷性,三大運營商已經形成了壟斷格局。短期內,民營寬帶只是補充作用,要真正的全面鋪開,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此外,民營寬帶自身的弊端也成為其難以被用戶接受的原因。據報導,不少民營寬帶商常用低於成本的價格來吸引用戶,而為了保證盈利,就會產生遠低於宣傳帶寬的「假寬帶」。鄒學勇表示:「這好比向用戶供水,民營寬帶運營商承諾水管很粗,但實際出水量卻很少。假寬帶在民營以及虛擬運營商那裡更加泛濫。」

       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寬帶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熱門推薦

寬帶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