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際網路金融最新監管政策出台了,央行公告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2016年7月1日起施行。網絡支付新規發布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下文就來詳細解讀一下。
《辦法》從起草到發布,經過多次公開徵求意見,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最終塵埃落定。《辦法》對在新形勢下我國新興支付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網絡支付新規的監管核心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從禁止支付機構為金融機構和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帳戶來看,央行對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防範升級,在鼓勵創新和防範風險之間,更傾向於防範風險。
央行這個號稱「最嚴網絡支付新規」到底是不是真如傳說中那樣嚴格?
這是剁手黨們最糾結的問題。不少人都在問,網絡辦法出台了,在網上買東西付款是不是有5000元的金額限制了。那是不是意味著,買個蘋果6s,要付兩次款才能完成?NO。小編好好學習了辦法後發現,這裡存在著重要誤解。首先,辦法規定的是支付帳戶餘額付款才有金額限制,使用網關支付、快捷支付方式的,不受限制。其次,對安全認證級別不足的才有限制,經過有效安全認證的,不受限制。剁手黨們,繼續任性買吧。
網絡辦法規定,「支付帳戶不能與非同名銀行帳戶之間相互轉帳」。這是不是意味著,免費的跨行轉帳時代終結了?乍看一下,似乎辦法確實是這樣規定的。但是,細細琢磨,原來另有乾坤。今後,只有足夠資質的支付機構,才能提供跨行轉帳服務。當然,這裡說的跨行轉帳,是不同客戶之間的轉帳。同一客戶名下的支付帳戶和銀行帳戶,一點都不受影響。至於什麼樣的支付機構才算是有資質的,央行實施了動態分類管理。如此一來,大家是不是覺得更科學、更合理、更靈活了呢。更多最新第三方支付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第三方電子支付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小編發現,在風險管理方面,網絡辦法才是真正的「史上最嚴」。比如,在身份驗證上,網絡辦法明確了支付機構對客戶使用帳戶餘額付款的驗證要素,比如,密碼、電子簽名,甚至指紋等生理特徵。採取不同驗證方式的,會有不同的金額限制。當然,對於信息、技術和網絡安全等方面,辦法了也作了嚴格的規定,確實給支付機構帶上了「緊箍咒」。
另外,如果真的發生了資金損失或差錯,大家也不用緊張。網絡支付辦法規定,支付機構要及時處理客戶提出的差錯爭議和投訴,對不能有效證明因客戶原因導致的資金損失,支付機構要及時先行賠付。大家不用再跑斷腿,為由此造成的資金損失與支付機構扯不完皮了。
網絡辦法出台後,很多小夥伴擔心,快捷支付是不是不能用了。實際上,快捷支付不僅沒有被取締,而且還正式得到了「名分」。
當然,因為快捷支付業務涉及客戶、支付機構及開戶銀行三方,權責關係相對複雜。為此,網絡辦法對快捷支付的業務授權、身份識別、交易驗證等都作了專門規定。比如,支付機構要明明白白獲得客戶和銀行的授權,才能扣劃客戶資金;銀行要對客戶的快捷支付業務落實驗證責任,還要無條件全額承擔快捷支付資金損失的現行賠付責任。總之,有了客戶、銀行、支付機構的各種驗證和把關,我們的錢袋子,應該能捂得更安全了。
央行在這個時候發網絡辦法,會不會影響春節期間搶微信紅包?這個問題,網絡辦法已經給了答案。現在,網絡辦法將支付帳戶分成了三類。其中,Ⅰ類帳戶只需一種身份驗證方式,開立快速、簡便,完全可以滿足微信紅包這類小額、臨時的支付需求,所以,微信紅包基本不受什麼影響。當然,這類帳戶也有一定的限制,自帳戶開立之日起,餘額付款累計不能超過1000元。土豪們,如果要發超大紅包,那還是需要作進一步身份認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