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稀土行業分析了解到,稀土價格近幾年持續低迷,產業集中度低、結構不合理,分離冶煉產能增長過快,產能過剩等問題困擾著行業發展。
「十三五」期間稀土行業將著力推動供給側改革,2015年我國稀土全行業虧損近8個億,一大部分企業面臨減產甚至關停,僅極少數企業能夠盈利。這是繼2014年稀土行業首現全面虧損以來的第二年虧損。下面看下稀土行業政策影響分析。
受稀土商儲影響,18日稀土主流品種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氧化鐠釹含稅報價至26萬元/噸以上。氧化鏑詢盤大幅增加,多數商家持貨觀望不出,報價已經上調到120萬元/噸;氧化鋱報價也已升至230萬元/噸。
3月底,由稀土企業集團自發開展的稀土商業儲備正式啟動,後續國儲也有望跟進。另外,按照工信部要求,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集團組建工作,整合所有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券商研報認為,在政府大力收儲,以及持續打擊非法開採等因素推動下,稀土產品存在上漲空間,重稀土氧化鏑預期調漲幅度達25%。
稀土作為我國戰略資源,是戰略新興產業的關鍵材料,應用領域廣泛。目前我國擁有42%的資源儲量,為全球提供86.4%的產量,控制供給、建立國際定價權需求迫切。2015年稀土行業在政策上經歷了較大的調整,取消了出口配額和關稅,稀土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由於政策調整未達預期目標,去年稀土行業盈利快速下降。
為加強稀土資源保護,使行業經營回歸正常水平,收儲、組建大型稀土集團等供給側改革措施快速推進。機構認為,當前稀土行業庫存可能低於此前市場預期;同時,後期減產、收儲正在逐步兌現;再加上貿易商在收儲預期下的囤貨惜售行為,將使已處於歷史底部的稀土價格進入上漲通道,且漲幅有望超出市場預期。從目前最新動態來看,貿易商漲價意願開始趨強。
從一季度稀土出口數據來看,已顯現回暖跡象。 3月份稀土出口4343噸,出口金額20516萬元,出口數量環比增長34.04%,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4.04%。2016年一季度,稀土累計出口數量為11596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9.4%,累計出口金額達56736萬元,同期增長38.3%。更多最新稀土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稀土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另外,稀土下游新增需求也在提升,核心增量來自磁材的新能源汽車、工業變頻和風電行業。海通證券報告資料顯示,乘用和商用新能源汽車電機單耗釹鐵硼分別為3kg和13kg。按照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70萬輛計算,則釹鐵硼增量需求每年將達到0.7萬噸。另外,機器人每台消耗釹鐵硼約20kg至30kg,去年機器人全球產量預期20餘萬台,釹鐵硼消耗預期達4000噸至5000噸。同時,軟磁中添加輕稀土鑭也將增加稀土需求。
綜合券商研報來看,在稀土商儲、後續國儲等強力政策推動下,處於價格底部的稀土市場將迎來反彈空間。同時,稀土庫存的減少,也為企業價格上調帶來較大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