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後金融行業適用6%的稅率,較原來5%的營業稅率提高1個百分點。表面上看,「營改增」後金融行業名義稅率提高1個百分點,但這並不代表實際稅負會加重。考慮到允許金融企業將外購房產、設備及服務中所含的增值稅稅金進行抵扣,企業繳納流轉環節的稅收不但不會上升,反而會下降。但個別企業由於外購可抵扣項目處於改革不同時點,會存在可抵扣項目少而出現增稅的現象。中長期來看,所有企業的稅負是下降的。
市場人士分析,「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後,對銀證保三行業的影響將呈現差異化。其中,銀行業淨利潤可能有所降低;證券業稅負影響不大,淨利潤影響有限;保險業稅收優惠有望延續,產險公司淨利潤降幅較大。
分析人士表示,「營改增」後銀行淨利潤將有所降低,但幅度較小,稅負變化主要取決於進項稅抵扣的幅度。
「營改增」後銀行業整體盈利同比增速下降2個百分點。作為銀行利潤主要來源的貸款業務,由於「營改增」明確規定貸款利息支出不可進項抵扣,導致貸款服務利息收入實際上相當於按照全額徵稅,因此,綜合測算,「營改增」之後部分銀行整體稅負水平可能會上升。
銀行應該積極進行稅收籌劃,具體措施包括從銷項端和進項端入手進行稅負轉嫁;拆分出不徵收、免徵收增值稅的業務從而合理降低稅負;將不能進項抵扣的業務外包給其他企業,以購進服務的方式取得增值稅發票獲得進項抵扣等。
銀行業在「營改增」後稅負變化相對平穩,但淨利潤有所降低,預計降幅在1%以內,具體影響受進項稅可抵扣數額比例的設定。銀行業「營改增」的盈利影響測算具有複雜性,原因在於現行營業稅率為5%,如果單純將營業稅率提高到6%,那麼根據靜態測算,對上市銀行淨利潤的影響是降幅接近3個百分點。但增值稅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是一種差額徵收的概念,稅率並不能與營業稅稅率進行直接比較來代表稅負高低。
根據新規,證券公司增值稅徵收範圍包括手續費收入、資產交易收入及利息收入,增值稅稅率6%。由於應稅收入範疇大致相同,對券商利潤影響有限是業內的普遍看法。
在現行營業稅制下,券商各大類業務已有不同程度的減免政策,儘管「營改增」後部分業務可做進項抵稅,但測算下來,影響較小。同時,增值稅制下券商可抵扣的項目範圍偏小。證券行業擁有龐大的分支機構網,許多分支機構設立在中小城市,成本端多為小規模納稅人或個人,因此較難獲取符合條件的增值稅發票。
由於「營改增」將價內稅改為價外稅,新政前後證券公司各業務應稅收入範疇大致相同,應稅收入範疇差異較小,扣稅後的營業收入將降低。
總體來看,行業整體稅負變動主要取決於銷項轉嫁與進項抵扣,分業務看,經紀、自營、兩融收益有下降壓力。經紀業務競爭較充分,稅負難以轉嫁,自營業務可抵扣進項較少,收入及利潤水平將降低;投行、資管業務收入及利潤所受影響不大,客戶以機構、企業為主,稅負可轉嫁,同時證券分銷費用、諮詢等費用可抵扣進項。
談及「營改增」對券商業績的影響,減免項目占營業收入比重、可抵進項稅金額占營業支出比重是券商受「營改增」影響不同的主要原因。根據測算,「營改增」對各券商淨利潤總體影響不大,影響幅度在-0.9%—1.5%。
營業支出是否能進項抵稅決定了「營改增」對券商業績的增厚程度。在營業支出全抵扣的情況下,「營改增」將增厚券商營業利潤約4%;在營業支出抵扣40%的情況下,「營改增」將使券商利潤微增。考慮到目前近60%的營業支出系員工薪水支出,因此,員工薪資是否能進項抵稅直接關係業績增厚程度。
分析人士稱,由於證券、保險業本身存在稅收優惠政策,此次「營改增」對行業整體的減負效果不太明顯。考慮到「營改增」的目的是讓稅負只減不增,目前保險行業營業稅階段的稅前抵扣、淨額計稅等優惠政策有望延續。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推廣,保險業的諮詢、租賃費用進項抵扣機制理順,整體稅負有望逐步降低。
從政策沿襲上看,保險行業對於過去營業稅的豁免優惠,有望在「營改增」下延續。過渡期政策明確,保險公司開辦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取得的保費收入免收增值稅。雖然仍處過渡期,但這一大的優惠政策很可能在「營改增」實施後依然保持。
除優惠政策有望延續外,「營改增」對保險業的利潤影響同樣值得關注。胡翔認為,「營改增」對壽險公司淨利潤影響微弱,對產險公司影響較大。營業稅制下,壽險公司免稅收入占比很高,在95%左右,因此營業稅負較輕。免稅政策平移下,若進項稅僅對納稅收入部分按比例抵扣,稅負可能略有增長,但淨利潤下降幅度預計在0.6%以內;營業稅制下,產險公司免稅收入很少,因此營業稅負較重。免稅政策平移下,進項稅抵扣幅度決定了稅負和淨利潤的變化。根據測算,若進項稅抵扣幅度為50%時,稅負會提高3.6%,淨利潤會下降2.4%,相對壽險公司,產險公司淨利潤受稅負影響波動較大。
目前我國對壽險產品實行免徵營業稅,如果改為徵收增值稅,將對產品定價產生重大影響。在增值稅試點改革的第一階段,監管層傾向於將營業稅體制下原有的減免稅優惠政策延續至現行增值稅體制,以使不同行業能順利過渡到增值稅。
非壽險增值稅率為6%,稅負減輕的規模取決於進項抵扣的確定。目前非壽險業按照5%徵收營業稅,「營改增」後,將按6%徵收增值稅,同時允許對購買的辦公樓或房租、機器設備等支出的增值稅進項進行抵扣,以便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但是,保險企業賠付成本、代理成本、人力成本、保險準備金等支出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難以進行進項抵扣,因此,新規的具體細則中的進項稅抵扣規定是影響稅負水平和企業利潤多寡的核心問題。更多相關金融行業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金融產業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