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手機終端 資訊詳情
手機行業增長放緩發動專利攻勢擴展美國市場
 手機 2016-01-01 18:03:28

  在業內人士看來,專利混戰的背後折射的是手機行業增長放緩的現實。數據顯示,2016年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幅預期僅為3.1%。而201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增幅達到27.8%。

  專利戰在手機行業並不陌生,幾乎每年都會有那麼幾起。但是,2016年這種「你訴我,我訴你」的玩法變得不一樣了。

  這一次,挑起專利訴訟的不是國外手機巨頭,而是中國手機廠商華為。

  2016年以來,華為在全球範圍內的智慧財產權行動不斷,先是在中美兩地對三星提起專利訴訟,本月初又將美國運營商T-Mobile告上法庭。這是中國手機廠商鮮有的主動發起的專利攻擊。

  而近日,華為又從原告變為了被告。昔日手機巨頭諾基亞宣布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華為終端公司提起4起專利侵權訴訟,指向華為3項專利侵權。

  無獨有偶,7月22日,有報導稱,三星在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專利侵權。

  對此,記者向華為官方進行求證,對方回應稱,「我們目前沒有收到相關訴狀,將會在充分了解情況後進行恰當的應訴。在雙方存在智慧財產權爭議的情況下,司法裁決是有效解決分歧的途徑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對這些廠商而言,開打專利戰並非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起到制衡對手的目的。今年以來密集的專利混戰並非偶然,而是手機產業發展成熟、增速放緩後的必然現象。

  諾基亞「圍魏救趙」

  一直以來,提及專利戰,國產手機一般處於被告位置,但2016年,華為開始改變原有的節奏,發起了一輪接一輪的專利訴訟。

  繼5月在中美兩地向三星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後,7月5日,華為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法庭對美國四大運營商之一的T-Mobile發起專利訴訟。華為認為,T- Mobile侵犯其4G LTE相關通信專利,並拒絕與華為達成專利許可協議。

  巧合的是,一周之後的7月13日,T-Moblie主要供應商諾基亞,在同一法庭宣布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華為終端公司提起4起專利侵權訴訟,指向華為3項專利侵權。

  法庭文件顯示,諾基亞指控華為在2013年授權協議期滿之後,拒絕達成新的專利授權協議,並繼續在美國銷售侵犯諾基亞專利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

  在分析人士看來,諾基亞此舉是為了「圍魏救趙」,因為T-Moblie是諾基亞網絡設備的主要客戶。

  對此,華為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華為和諾基亞之間曾存在交叉許可協議,華為希望在更新協議中與此前的條款保持一致,但諾基亞拒絕此提議。

  「因此我們將採取必要措施就諾基亞網絡提出的指控進行自我辯護。」上述華為負責人表示。

  華為方面還透露,此前,諾基亞網絡曾要求加入華為訴T-Mobile USA的訴訟,並將此專利侵權指控與華為對T-Mobile USA發起的訴訟合併處理。但由於諾基亞網絡起訴華為的專利與華為起訴T-Mobile的專利主題完全不同,法庭責令諾基亞網絡將其訴訟請求與華為和T-Mobile之間的專利訴訟案分開處理。

  意在拓廣北美市場

  夸克傳媒CEO、TMT獨立評論人王如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這些廠商而言,專利是制衡對手的武器。對於諾基亞來說,它不想失去T- Mobile這個大客戶,所以用專利來牽制華為。而對於華為來說,一向低調的它2016年突然發動專利攻勢也是出於相似的目的,以擴展美國市場。

  一直以來,華為經常遭遇美國政府的發難。就在上個月,美國商務部要求華為提交內部文件,調查華為向伊朗、朝鮮以及其他禁運國家的出口業務是否違反了美國的法律。所以,華為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一直很小。

  「從2015年下半年以來,手機業增長不容樂觀,出貨量遭抑制,大家都在尋求新的市場領域拓展,而美國就是華為的目標。」王如晨說,這時,專利這個備足許久的「糧草」打了頭陣。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50377件,累計申請中國專利52550件、申請外國專利30613件。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布數據,2015年,企業專利申請排名方面,華為以3898件連續第二年位居榜首。

  在王如晨看來,選取三星作為首發對象是一步好棋。「三星是韓國企業,在美國市場很大,是華為最大的敵人。第一槍打三星,既不會得罪美國,也拉攏了蘋果(此前,華為與蘋果之間已經簽署了交叉授權),還能在美國市場大幅提高自身知名度」。

  王如晨認為,這種巨頭之間的專利戰不會出現大的勝負之分,一般會以專利交叉授權收場,達到一種平衡。「不會形成兩敗俱傷讓第三方漁翁得利的結果」。不過,他提醒,專利是把雙刃劍,預計之後華為將會面對更多的專利訴訟。

  手機市場放緩

  在華為向國際巨頭挑起專利戰的同時,專利巨頭也在向國產手機品牌施壓。

  6月底,高通正式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交對魅族的起訴申請,由於魅族在使用高通的基本專利,包括3G(WCDMA與CDMA 2000)及4G(LTE)無線通信標準的相關專利,但拒絕向高通支付專利費用,因此高通正式起訴魅族。

  而今年初,華為也向愛立信繳納了一筆不菲的專利費。一個未經確認的說法是,愛立信專利費標準約為簽署方銷售額的1%,一般授權協議周期是4到7年。若按5年簽,2015年華為終端營收約200億美元,需付專利費10億美元。如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未來5年終端營收要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算,華為屆時可能要支付50億美元。綜合折算,華為或須掏出30億美元。

  「在市場成長狂飆突進的時候,很少有專利戰,因為大家日子都好過。那時除非是巨頭之間,一方在另一方的地盤上攪和才會出現專利戰。但現在市場增長放緩,整個手機行業面臨困境,大家都開始『動刀動槍』了。」對於2016年以來的專利混戰,一位不願具名的手機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放緩已經是事實。此前,美國市場研究公司調整了2016年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幅預期,較之前的5.7%減少了2.6個百分點,最新預期僅為3.1%。而201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增幅為27.8%。

  據《2015-2020年中國智慧型手機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了解,包括三星華為在內的主要智慧型手機廠商均已下調了2016年手機銷量的預期,下調幅度達10%到20%。其中,華為將2016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目標從之前的1.4億台下調至1.2億台。

  「所以,2016年以來密集的專利戰並非偶然。雖然華為只是下調了0.2億台出貨量,但這已經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全球手機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王如晨說。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手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