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產業關係著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加強醫藥研發投入,提升醫藥產業研發能力是我國關注的焦點之一。據悉,從去年以來,藥審改革趨嚴、新藥審批提速、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系列政策都在為創新藥打開一個很好的通道。中國做創新藥的土壤漸漸成熟起來,不管是人才結構、技術水平,還是創新藥企業的投融資環境,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具體的我國醫藥產業發展詳情,一起看下下文吧。
加大醫藥研發投入 努力將醫藥產業做大做強
7月24日至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來渝調研時指出,醫藥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大力推動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加大醫藥研發投入,努力將醫藥產業做大做強。
桑國衛強調,創新驅動是根本,今後醫藥產業應在創新方面多下功夫,深入了解群眾真正需求,努力研製新藥,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源泉;同時,相關部門也要為醫藥研發者爭取更好的政策和環境。
據了解,醫藥工業「十三五」規劃將於近期公布,值得注意的是,醫藥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不同與以前的名稱,這次被統稱為《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並且首次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多部門共同編制。從規劃指南的目標上來,「十三五」期間醫藥工業行業規模年平均增速高於10%。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透露:「指南有四個特點:第一強調醫藥服務民生;第二強調創新、綠色、開放、協調等先進理念;第三落實供給側改革,全面落實40號文;第四培育有競爭力的大企業。」
在「健康中國」戰略已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以及市場向好的背景下,來自醫療健康產業的上市公司、PE/VC大佬紛紛表示,醫療大健康產業不存在資本寒冬,以醫藥、醫療器械、醫療(健康)服務三大主流市場為核心的投融資及併購熱潮將持續升溫。且有業內表示,中國醫藥健康產業正處在快速發展和變革的新時期,信息化成為企業發展的加速器,直接決定著企業今後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在供應鏈中的角色。在新的形勢下,我國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迫不及待。
發改委: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 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為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醫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改委印發了《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
意見提出,促進創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完善政產學研用的醫藥協同創新體系。加強原研藥、首仿藥、中藥、新型製劑、高端醫療器械等創新能力建設,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學高效的科技創新基地。運用資料庫、計算機篩選、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建設醫藥產品技術研發、產業化、安全評價、臨床評價等公共服務平台。積極發展眾創空間,大力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培育一批擁有特色技術、高端人才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推動研發外包企業向全過程創新轉變,提高醫藥新產品研製能力。
推動重大藥物產業化。繼續推進新藥創製,加快開發手性合成、酶催化、結晶控制等化學藥製備技術,推動大規模細胞培養及純化、抗體偶聯、無血清無蛋白培養基培養等生物技術研發及工程化,提升長效、緩控釋、靶向等新型製劑技術水平。
加快醫療器械轉型升級。重點開發數位化探測器、超導磁體、高熱容量X射線管等關鍵部件,手術精準定位與導航、數據採集處理和分析、生物三維(3D)列印等技術。研製核醫學影像設備PET—CT及PET—MRI、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MRI)、多排螺旋CT、彩色超聲診斷、圖像引導放射治療、質子/重離子腫瘤治療、醫用機器人、健康監測、遠程醫療等高性能診療設備。推動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高通量基因測序儀、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等體外診斷設備和配套試劑產業化。
推進中醫藥現代化。開展中藥、民族藥及其臨床應用技術標準研究,加強中藥材種植(養殖)培育技術標準制定,建立中藥道地藥材標準體系,加強對中醫藥領域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開展中藥材良種繁育和現代種植(養殖)、生產技術推廣,在適宜地區建設規範化種植(養殖)、規模化加工一體化基地。加快建立中藥材資源動態監測體系,開展野生中藥材資源利用的生態環境影響評估。
更多醫藥行業,最新相關市場行情資訊,請點擊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醫藥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