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建築衛生陶瓷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中國陶瓷磚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60%,產品性價比很高、有很強的競爭力,技術裝備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大;衛生陶瓷占全球中總產量的40%,產品性價比較高,技術裝備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高端品牌空白;中短期來看,行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今年以來,煤價一路上漲,僅秦皇島港的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從年初的370元/噸上漲到八月中旬的480元/噸,累計上漲了110元/噸,僅8月份,市場煤價格就上漲了40元/噸。而秦皇島煤炭網今日煤炭的價格數據更是全線飄紅。當前,絕大多數陶企仍然採用煤炭作為生產的主要燃料。煤炭的價格波動將影響瓷磚的價格成本。今年以來,尤其近兩月來煤炭價格的瘋漲也直接壓縮了瓷磚產品的利潤空間。
煤炭行業將面臨大洗牌
與此同時,8月1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針對當前地方和企業鋼鐵煤炭過剩產能進展不平衡等情況,部際聯席會議組織了10個督察組,從8月22日開始將會陸續趕往各省區開展督察。連維良介紹,截至7月底,煤炭行業退出產能9500多萬噸,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2.5億噸的38%,部分地區已經完成全年任務。通過此次督查,確保今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此前從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的去產能具體規劃來看,在3-5年內,神華、中煤領銜的央企去產能1.82 億噸;山西、內蒙去產能1億噸以上;河北、貴州去產能5000萬噸以上;山東、陝西、安徽去產能3000萬噸以上;重慶、江蘇、湖南、四川、甘肅、雲南、黑龍江、江西、遼寧、寧夏去產能1000萬噸以上。這意味著煤炭行業將面臨大洗牌。不過,某企業副總鄭先生分析,煤價的漲跌不能單純考慮供求量,煤價瘋漲的背後與用煤企業的恐慌心理、極端天氣帶來的產量下降及外運困難、中間商「蓄水池」作用發力等原因也有關係。加上煤炭去產能推進,產能繼續縮小,他認為,今年的煤價只要漲上去,就不會輕易下跌。
建陶行業或許將面臨一次大考
據專家分析,9月份是煤炭需求淡季,四季度焦煤需求旺盛以及冬儲需求,預計可能會釋放先進產能。但是,申請為先進產能的煤礦條件要求嚴格,大致統計符合產能需求的煤礦總產能大致為12億噸,即使四季度全部釋放,產量增加也僅為5000萬噸。行業從嚴重的供過於求走向供需平衡是政策出發點,即使先進產能釋放也不會打壓煤價,只會抑制煤價上漲的速度。
某位陶瓷業內人士分析,煤炭的價格的上漲必將壓縮瓷磚現有的利潤空間,但他並不認為這將帶來瓷磚價格的上漲。他認為,當前市場行情不景氣,但陶瓷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企業現有庫存量還有很多,煤炭價格的上漲短期內並不會促使瓷磚的價格上漲。
不過,7月份,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了《關於做好2016年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有關工作的通知》,目的是為了保障實現2013-2017年煤炭消費減量目標。其中指出,有些地方需通過淘汰落後產能、壓減過剩產能、提高煤炭等能源利用效率直接減少煤炭消費,或通過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氣、電力等優質能源替代煤炭消費。建陶作為耗煤行業,或許將面臨一次大考。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建陶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