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就能誕生出新零售。以阿里搭建的未來商業基礎設施和服務為共同紐帶,萬物智慧互聯並大規模網狀協作的新的經濟形態正在產生。——這是馬雲眼中的新零售時代。
新零售的提出不僅對線上線下的零售行業具有指引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對於與零售領域高度結合的體育用品行業來說,新零售也是實現突破和進一步發展的可行路徑。那麼對於體育零售業來說,要如何利用新零售的概念來進行突破呢?
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對於體育用品業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其中,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智能化、零庫存、體驗式消費、定製化產品可能會成為未來體育用品零售發展的關鍵詞。
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對於零售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從各類C2C和B2C電商席捲國內開始,傳統零售業在電商的衝擊下都在探索著線上的發展。
與目前線上線下融合的概念不同,新零售所說的融合是電商與線下實體商業,由原先的獨立、衝突,走向混合、融合,不再將線上和線下區分開來,實現二者徹底的一體化和優勢互補,為消費者提供跨渠道和無縫化的消費體驗。
在線上渠道上,國內主要的運動品牌都通過開設官方商城或者進駐電商平台等方式持續布局,而且線上銷售的收入和比例都呈增長的趨勢。
但是目前大致仍處於線上和線下獨立運營的狀態,而新零售要實現的是線上線下在價格、產品、銷售、發貨等方面的統一和融合。值得一提的是,李寧在今年的雙11期間將開展線上線下互動,包括線上銷售,門店發貨,訂單打通等,已經具備了新零售的特徵。
大數據如今對於零售業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在產品的市場定位、了解消費者偏好、掌握市場需求、進行精準營銷等環節中,大數據和雲計算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大數據與雲計算的結合能夠幫助零售商把合適的產品或服務,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價格,通過合適的銷售渠道,出售給需要的顧客。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零售商和消費者的距離將被極大地拉近,以消費者的需求去反推整個生產,也使零售過程變得智能化。
這對於體育用品公司來說意義重大,了解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如何進行市場定位一直是個難題。以李寧在2010年提出的「90後」路線為例,這幾乎直接將其推入了之後三年的連續虧損期。同時,李寧尷尬的價格以及在體育與時尚間的模糊定位也是導火索之一,這些都是由於缺乏對市場和消費者的了解。
在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以及對市場信息的全面掌握之後,零售商便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反應,從生產到消費通過大數據云計算進行科學預測,以控制產能,再藉助現代物流的庫存管理,最終實現零庫存的目標。零庫存將幫助企業精準生產,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極大地提升效率。
正如上文所說,庫存的壓力曾一度讓國內運動品牌陷入了整體的低迷。各品牌對於市場的盲目樂觀造成了產能過剩,根據財報數據顯示,李寧、安踏、特步、361度和匹克五家公司在2011年的庫存金額超過了39億元。而在新零售的概念下,C2B完全無庫存的銷售將極大地降低其經營風險。
體驗式消費也並不是一個新名詞,它不僅僅是消費者能夠在現場使用產品那麼簡單,而是更注重消費者的參與、體驗和感受,營造出特定的消費環境。
在未來,零售實體還將運用VR、AR等黑科技幫助消費者參與到銷售的過程中,創造出最佳的用戶體驗。體驗式消費同時也適應了目前消費升級的趨勢。
對於體育用品行業來說,由於運動鞋、運動服等產品大多是在特定的運動場景下使用,尤其是在目前消費者對於運動產品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的趨勢下,體驗式消費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促進銷售。李寧、特步等運動品牌都在國內開設了運動體驗店,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
定製化是市場的極限細分,目標客戶需要什麼,供應商就生產什麼。隨著消費升級的進程,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也逐漸呈現出差異化的趨勢。因此,未來的零售將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和個性化的產品、服務。
國外的體育用品公司已經注意到了定製產品的市場,例如耐克推出Nike ID以及阿迪達斯的mi adidas等業務,但是目前存在定製產品價格較高、選擇較少、製造和發貨周期較長等問題。
而國內運動品牌在定製市場上仍是空白,目前還沒有公司針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服務。這也與國產品牌的市場定位有關,現階段定製產品勢必會提高價格,這與中低端市場消費人群的價格敏感特徵相違背。但是在未來,為顧客提供定製化的產品是大趨勢之一,體育用品零售也不例外。
總體而言,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大數據和雲計算、零庫存、體驗式消費、定製化產品等趨勢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更高效率地向消費者提供服務,通過生產、銷售、物流等環節的升級優化,形成新的零售模式。
而對於國產體育用品公司,除了塑造品牌、提升產品科技水平等途徑,對自己的零售環節進行全方位的升級也是突破固有瓶頸的可行思路。
國內體育產業正在等待著爆發,體育用品業作為目前占據近70%產業規模的組成部分,有望在這輪爆發中繼續擴大規模和影響。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將是引爆的催化劑,促使體育零售業走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