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年上漲的物價相比,或者與其他行業相比,國內作家從期刊上拿到的稿費實在少得可憐。根據國家版權局2014年最新施行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原創作品的基本稿酬只有每千字80元至300元。但隨著2017年新年伊始,有純文學「國刊」之稱的純文學老牌雜誌《人民文學》將優秀稿件稿費提升為800元/千字,文學期刊高稿酬時代似乎已來臨。
講真,能在《人民文學》等重點文學期刊發作品,不給稿費都是榮耀),但是,我們的「國刊」卻目光清醒、從不傲嬌,一直呼籲為作品提高稿酬,為作家提供更有保障的創作環境。從2017年開始,《人民文學》優秀稿件為800元/千字,其他稿件也平均在500元/千字左右,相比之前,提升幅度很大。
事實上,在《人民文學》稿酬上漲之前,2016年8月,上海作協旗下兩大文學期刊《上海文學》、《收穫》大幅提高稿酬,最高達每千字1000元。其中,《上海文學》自今年7月刊起最高稿酬已經提高至每千字1000元。據悉,提高稿酬標準後,《上海文學》單期稿酬預算從8萬元增至17萬元。這也是上海市主要文學期刊稿酬自2011年提高至每千字500元後的又一次突破。據記者了解,一向開風氣之先的上海在文學期刊稿酬改革方面也是引領潮流,早在2011年,包括《上海文學》《收穫》等在內的文學期刊,就在上海市委宣傳部「文學發展基金」專項資助下,首次將稿酬標準提高至每千字500元,一躍成為國內的「稿酬高地」,引發全國文學期刊的稿酬改革,對文學界影響極大。
除了此次《上海文學》、《收穫》雜誌的稿酬調整,國內另外一份重要的純文學期刊的《花城》雜誌,也於2016年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的加大支持力度下,使《花城》雜誌稿酬提到千字500元以上,最高可達800到1000元,單期稿酬支出預算達到20萬元。
重要詩歌刊物《詩刊》,2016年恰逢中國新詩誕生百年和《詩刊》創刊60周年,為了進一步提高詩人的創作積極性,《詩刊》大幅提高稿費標準。凡在《詩刊》發表的詩歌,每行的最低稿費,將提升至10元,對於視點、方陣、每月詩星、國際詩壇、氣象、發現、雙子星座、銀河等重點欄目,每行稿費將提至20元,詩學廣場的稿費提至千字500元。
微信公眾號能給作者「打賞」,現在傳統文學期刊也可以了!《作品》雜誌目前的稿費標準為500元/千字,但是,每個季度他們都要「打賞」——評出各欄目(中篇、短篇、散文、詩歌統統在列)本季度的優秀作品,獎賞額度為300-500元/千字;到年終,再次對本年度的優秀作品進行獎勵,額度仍為300-500元/千字。基本上,有1/3的作品能獲得二次稿費。
2016年5月,《草堂》詩刊創刊。除了顏值高、要求詩作質量高,《草堂》還有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點」—— 稿費標準高。創刊之初,《草堂》主編、著名詩人梁平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透露,《草堂》的稿費標準是「十行(按千字算)最高可以發到500元, 最少300元。 據我所知,國內目前還沒有其他詩刊這麼高的稿費標準。《草堂》應該是當下中國詩歌刊物詩歌稿費最高的詩歌刊物。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想通過高稿費來吸引投稿。」 梁平這樣解釋此舉,「普遍來說,詩人稿費的很低,跟小說家不能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詩人很窮,詩人沒得尊嚴。我們在努力打破這種觀念,通過這種方式,回饋寫詩的作者辛苦的創作,而且給詩歌奉上一份顏面和尊嚴。」
《青年作家》雜誌主編助理、非虛構資深作家龔靜染透露,紮根成都、面向全國的純文學雜誌《青年作家》稿費也提高了不少,「千字300到500元。在西部地區的純文學雜誌稿酬標準中,應該是數一數二的。」龔靜染說,稿酬標準提高以後,「稿源質量提高不少。符合我們要做文學大刊的定位。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一個大勢所趨。」
部分稿費上漲的文學期刊《人民文學》《詩刊》《作品》《收穫》《上海文學》《鐘山》《福建文學》《解放軍文藝》《紅艷》《天涯》《小說界》《湖南文學》《芙蓉》《江南》《青年作家》《當代》《十月》《作家》《長江文藝》《廣州文藝》《草堂》《鴨綠江》
對於純文學雜誌稿費普遍上調,《人民文學》雜誌主編施戰軍,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其實純文學雜誌漲稿費現象,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人走在前面了。我們也是在得到上級的支持後,有能力將稿酬提高。我覺得,這是好事。體現了對文學的尊重。作為雜誌的編輯方,我感到很高興。」施戰軍說,作為純文學刊物,稿費標準,很難與大眾刊物相比,「但我們也要努力辦好,爭取讓更多的大眾讀者喜歡。」
2月8日下午,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說,漲稿費得益於專項資助。對於雜誌社來說,得到文學的專項資助,好處是明顯的:一方面,使刊物內容質量得到保證。另一方面也讓雜誌更有精力更專心做好文學本分的事情。比如,從1957年創刊開始,《收穫》雜誌一直都在做一些有益於扶持文學新人的公益項目。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保障,是很難做到的。由於純文學的性質,不可能單純靠市場經營來完成使命。所以,政府相關部門能給予力度比較大的資助,補貼,是一場及時雨。」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純文學是小眾的,冷門的。但在程永新的觀察看來,「社會上對純文學的需求,還是不容小覷。我們一直在文學的現場,明顯能感覺到社會上對文學的痴心。不管是我們的傳統投稿渠道,還是新媒體投稿平台,投稿量都是非常可觀的。這說明潛在的文學力量一直都在。」
據《青年作家》主編助理、非虛構作家龔靜染回憶,上世紀80年代,一般情況下,發表100行詩,可以獲得300塊錢的稿費。而當時工資的標準,普遍是一個月一二百塊錢。上世紀90年代初,他在一家純文學雜誌當編輯。在文學雜誌上發表一篇散文,稿費一般能達到幾十塊。而當時每月工資大概也就幾百塊錢。而20多年過去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價、工資標準的提升,稿費標準卻沒有得到相應的調整。很長一段時間內,純文學雜誌的稿酬,一般都是千字200左右。2015年,我在一家純文學雜誌上發表過一個13萬字的長篇,稿費也就1萬塊錢。」在龔靜染看來,低稿酬標準,與社會嚴重脫節。稿費標準嚴重與物價上漲不匹配。
如今,高稿酬現象的出現,讓龔靜染很感慨,「高稿酬時代,早就應該到來了。稿酬提升能增加寫作者的自信心和榮譽感,能激勵更純粹的創作,使真正的寫作者安心。也是對作者、文化的一種尊重。畢竟,文學創作是一種精神創造性勞動。更高的稿酬才是對純文學的尊重,對文學創作的尊重,對作家勞動的尊重。」
坦言,其實目前的稿酬標準,還並不算高,「比起其他藝術形式,比如繪畫,劇本,純文學的文字得到的經濟報酬,還是低的。近20年,其他的文化形式諸如畫家、音樂家的酬勞都是以十倍、八倍的速度在增加,而唯獨在文學刊物上發表作品,稿費一直還是很低。鼓勵純文學、純文學創作的好現象。高稿酬是一定要執行的。一流的純文學雜誌,應該有一流的稿費。這是大勢所趨。」
文學,大抵是這世上最不功利的藝術了,從前的一支筆,如今的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就能創造出天地世界。這世界,無論多麼宏闊遼遠,抑或深暗幽微,一張輕薄的紙片即可呈現。儘管寫作者不會因為稿費高低而增加或減少對文學的熱愛,但越來越高的稿費,的確讓寫作變得更有尊嚴,也更能激發優秀作品的誕生。更多期刊行業信息可查閱2016-2021年中國期刊出版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