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低風險農藥是近年來農藥發展的一個趨勢,是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一種發展理念,所以日後必將成為我過農藥發展的一個主流。
隨著時代的前進,研製出越來越高效、風險越來越低的農藥品種,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是農藥行業的社會責任。高效是基礎,低風險是農藥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日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今天,開發高效低風險綠色農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良性循環。
高效低風險此類農藥應具備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標靶生物活性高,單位面積使用量小,二是對人畜低毒,對環境有益生物安全,三是對農作物安全無藥害,四是易降解,且降解產物安全。此外,他認為,對於農藥風險的控制,不僅要在研發,更應該貫穿加工、應用及管理的全過程。
圍繞這一問題,近年來創建了一套以有效成分、劑型設計、施用技術及風險管理為核心的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其中包括手性農藥識別技術,水基農藥技術,「科學選藥、合理配藥、精準噴藥」施藥技術和以農藥「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為核心的風險管理方案。這一技術成果體系劍指農藥毒性殘留和環境風險,在河北、山東等28個省的推廣應用中,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顯著,獲得了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農藥發展的歷史就是不斷提高藥效、降低使用風險的過程。在人類追求農產品數量和質量安全的同時,要實現綠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高效低風險農藥的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經之路。
隨著這種高效而低風險農藥技術和理念的發展和傳播,人們將不在對農藥那麼排斥,真正實現正面的作用,負面降到極小的程度。幫助農藥升級轉型,幫助我國進入農藥應用的高效低風險時代。